社保局怎么认定工龄?

128 2023-10-27 14:27

一、社保局怎么认定工龄?

社保局认定工龄是指根据员工在企业或机构内实际工作的时间和持续的服务期间进行计算,并将其作为参考依据,确定员工在社保缴费、退休金等方面的权益。

具体来说,社保局认定工龄的主要依据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员工个人档案:社保局会通过员工个人档案中的工作记录、合同、劳动关系证明等资料来确定员工的工作时间和服务期间。

2. 企业档案:社保局还会参考企业档案中的工作记录、工资单、社保缴费记录等资料来确定员工的工作时间和服务期间。

3. 职业证书:如果员工拥有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社保局也会参考其职业证书的发证时间来确定工作时间和服务期间。

4. 其他证明材料:如果员工在其他单位或机构工作过,社保局也会参考相关的证明材料来确定员工的工作时间和服务期间。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的社保(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对工龄的认定标准和计算方法可能有所不同。因此,具体的认定标准和计算方法需要根据当地政策和规定进行确定。

二、社保局认定退休工龄流程?

退休

一、申报对象由职工所在单位劳资人员负责申报,无单位的职工需由市职介中心负责申报。

二、申报时间和地点正常退休、特殊工种退休应于职工到达法定退休年龄当月4—16日到市行政服务中心市人社局窗口申报。工龄认定每月20—23日在市行政服务中心市人社局窗口办理。

三、审核退休条件及工龄认定办法采取企业在规定时间内随时申报、随时审核退休条件的办法。先由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对申报人档案中的相关信息与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信息进行比对,比对无误后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养老保险科进行审核。企业申报时应带齐有关资料,包括职工个人档案、招工资料、从事特殊工种原始资料、身份证、户口簿等,符合退休条件的签署审核意见。工龄认定需提供原始招工、调动、上山下乡户口迁移大页、临时工工资发放表等原始资料。

四、公示

为加强对退休审批工作的社会监督,退休审核结束后,采取在网络、媒体上公示的方法,接受社会监督。公示时间为申报截止日次日起进入公示,公示期三天。

五、办理退休手续时间和地点正常退休、特殊工种退休每月20—21日到市行政服务中心市人社局窗口办理退休手续。

六、审核缴费情况及计算退休待遇

办理退休手续后,企业于当月25日前到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计算退休待遇。

七、注意事项

1.企业对到达法定退休时间、自愿申请退休的职工,认真审核档案材料,按要求整理完备后,在规定时间内申报。当月超出受理时间的转入下月重新申报。

三、档案丢了社保局不给认定工龄?

档案记载的材料是社保局认定工龄的依据,如果档案丢失,社保局和劳动局是无法认定参保人员的工龄,特别是视同缴费工龄。

如果档案丢失,参保人员最好找到原工作单位,用人单位会保留当年招工的材料,还可以根据每年发放工资的情况证明视同缴费。

四、对社保局认定的工龄怎么申诉?

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五、工龄认定怎么认定?

计算工龄的方法如下:

1、连续计算法,也叫工龄连续计算。例如,某职工从甲单位调到乙单位工作,其在甲、乙两个单位的工作时间应不间断地计算为连续工龄。如果职工被错误处理,后经复查、平反,其受错误处理的时间可与错误处理前连续计算工龄的时间和平反后的工作时间,连续计算为连续工龄。

2、合并计算法,也叫合并计算连续工龄。是指职工的工作经历中,一般非本人主观原因间断了一段时间,把这段间断的时间扣除,间断前后两段工作时间合并计算。如精简退职的工人和职员,退职前和重新参加工作后的连续工作时间可合并计算。

3、工龄折算法。从事特殊工种和特殊工作环境工作的工人,连续工龄可进行折算。如井下矿工或固定在华氏32度以下的低温工作场所或在华氏100度以上的高温工作场所工作的职工,计算其连续工龄时,每在此种场所工作一年,可作一年零三个月计算。在提炼或制造铅、汞、砒、磷、酸的工业中以及化学、兵工等工业中,直接从事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的职工,在计算其连续工龄时,每从事此种工作一年,作一年零六个月计算。 计算连续工龄的原则规定如下:职工发生以下情况,其前后工龄连续计算: 1.凡经企业管理机关、企业行政方面调动工作、安排下岗者,调动、下岗(与企业保持劳动关系)前后的工龄应连续计算; 2.经企业管理机关、企业行政方面调派国内外学习者,其学习期间以及调派前后的工龄应连续计算; 3.因企业停工歇业或者破产,职工经企业管理机关调派到其他企业工作者,调派前后的工龄应连续计算;

六、三定人员怎么退休社保局工龄认定?

1、国家法定的企业职工退休年龄是:男年满60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

2、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以下称特殊工种)的,退休年龄为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因病或非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退休年龄为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

3、所谓工龄,是指职工自与单位建立劳动关系起,以工资收入为主要来源或全部来源的工作时间。对计算社会保险待遇有法律意义的只是连续工龄和缴费工龄。

扩展资料

工龄是指职工以工资收入为生活的全部或主要来源的工作时间。工龄的长短标志着职工参加工作时间的长短,也反映了职工对社会和企业的贡献大小和知识、经验、技术熟练程度的高低。

工龄可分为一般工龄和本企业工龄。一般工龄是指职工从事生产、工作的总的工作时间。在计算一般工龄时,应包括本企业工龄。

本企业工龄(连续工龄是指职工在一个工作单位连续工作的时间。以前,连续工龄又称为“本企业工龄”。1987年以后它的范围不限于在一个单位工作的时间,而是包括职工在各个单位按规定应计入的全部工作时间。 [2] )是指工人、职员在本企业内连续工作的时间。一般工龄包括连续工龄,能计算为连续工龄的,同时就能计算为一般工龄;但一般工龄不一定就是连续工龄。

连续工龄和本企业工龄在含义上有一些差别,即连续工龄不仅包括本企业连续工作的时间,而且包括前后两个工作单位可以合并计算的工作时间。若没有可以合并的情况,连续工龄就是本企业工龄。国务院1978年6月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规定将“本企业工龄”改叫为“连续工龄”。

机关、事业单位为有别于企业用的"工作年限",实际上连续工龄和工作年限的含义和作用是相同的。

计算方法

1.连续计算法

也叫工龄连续计算。例如,某职工从甲单位调到乙单位工作,其在甲、乙两个单位的工作时间应不间断地计算为连续工龄。如果职工被错误处理,后经复查、平反,其受错误处理的时间可与错误处理前连续计算工龄的时间和平反后的工作时间相加,连续计算为连续工龄。

2.合并计算

也叫合并计算连续工龄。是指职工的工作经历中,一般非本人主观原因间断了一段时间,把这段间断的时间扣除,间断前后两段工作时间合并计算。如精简退职的工人和职员,退职前和重新参加工作后的连续工作时间可合并计算。

3.工龄折算法

从事特殊工种和特殊工作环境工作的工人,连续工龄可进行折算。如井下矿工或固定在华氏32度以下的低温工作场所或在华氏100度以上的高温工作场所工作的职工,计算其连续工龄时,每在此种场所工作一年,可作一年零三个月计算。在提炼或制造铅、汞、砒、磷、酸的工业中以及化学、兵工等工业中,直接从事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的职工,在计算其连续工龄时,每从事此种工作一年,作一年零六个月计算。

七、依据人事档案认定工龄的法律依据?

人社部有一个解释规定:档案年龄与身份证不一致的,以档案中最早记载的年龄为准。

八、工龄如何认定?

       正常只要有确实在单位工作的相关证据,可以确认工龄。档案认定工龄所需的证明材料:本人拟写认定工龄的申请(手写或打印都可以),并原工作单位主要领导签字并加盖公章;原工作单位发放工资的花名表复印件(必须复印会计凭证里边的工资表,不允许提供后来在电脑上打印的工资表)加盖单位公章或财务章(必须提供每年的第一、六、十二月分的工资表),与原工作单位签订的聘用合同、劳动合同或提供交纳养老保险缴费手册原件及每个年度的养老保险对账单原件。

九、工龄断档如何认定?

在计算一般工龄时,应包括本企业工龄在内,但计算连续工龄时不应包括一般工龄(一般来说,因个人原因间断工作的,其间断前的工作时间只能计算为一般工龄)。现今确定职工保险福利待遇和是否具备退休条件时,一般只用连续工龄。所以一般工龄当今已经失去意义。实行基本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制度以后,以实际缴费年限作为退休和计发养老保险待遇的依据,之前的连续工龄视同缴费年限。工作年限或连续工龄计算应按国发[1978]104号文件的规定计算,即“满”一个周年才能算一年。

十、知青工龄认定?

八十年代,国家就有政策规定,对上山下乡插队的知青,不论后来是分配到事业单位还是企业,都从插队之日起,将插队的经历连续计入工龄。

知青被分配工作或考入工农兵大学学员时,都有招工登记表或上学时的简历表,有插队时的生产大队和人民公社的签字盖章,就是权威的工龄认定依据。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