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扎染图案寓意?

求职招聘网 2023-09-09 01:19 编辑:admin 266阅读

一、白族扎染图案寓意?

白族扎染中的毛毛虫图案象征着吉祥。毛毛虫化蝶是众所周知的。在白族的观念中,蝴蝶象征着吉祥,周城白族扎染对蝴蝶更是情有独钟,大量的毛毛虫、蝴蝶图案用于白族妇女的扎染服饰。

二、大理扎染和白族扎染有什么区别?

其实没有什么大的区别,甚至严格来说白族扎染就是大理扎染的一部分,但可能因为大理扎染涉及白族和彝族,故而分开。扎染布是白族特有的工艺产品,在大理城乡随处可见。大理白族扎染是白族人民的传统民间工艺产品,集文化、艺术为一体,其花形图案以规则的几何纹样组成,布局严谨饱满,多取材于动、植物形象和历代王宫贵族的服饰图案,充满生活气息。

三、大理白族扎染固色原理?

扎染的制作方法别具一格,旧籍曾生动描述了制作扎染的工艺过程:“‘撷’撮采线结之,而后染色。即染,则解其结,凡结处皆原色,余则入染矣,其色斑斓。”

大理白族地区的扎染原料为纯白布或棉麻混纺白布,染料为苍山上生长的廖蓝、板蓝根、艾蒿等天然植物的 蓝靛溶液。工艺过程分设计、上稿、扎缝、浸染、拆线、漂洗、整检等工序。制作时,根据人们喜欢的花样纹式,用线将白布缚着,做成一定襞折的小纹,再浸入染缸里浸染。如此反复,每浸一次色深一层,即“青出于蓝”,浸染到一定承担后,取出晾干,拆去缬结,便出现蓝底白花的图案花纹来。这些图案多以圆点,不规则图形以及其他简单的几何图形组成。

白族扎染取材广泛,常以大理的山川风物作为创作素材,其图案或苍山彩云、或洱海浪花、或塔荫蝶影、或神话传说、或民族风情、或花鸟鱼虫,妙趣天成,千姿百态。用户可根据各种图案的扎染布制作衣裙、围腰、床单、窗帘、桌椅罩等生活用品。

四、云南白族扎染和苗族蜡染工艺流程方面的异同?

扎染:用线或绳子以各种方式绑扎布料或衣片,放入染液中,绑扎处因染料无法渗入而形成自然特殊图案的一种印花方法。也可将成形的服装直接扎染。分串扎和撮扎两种方式。

蜡染:用液状蜡将图案绘制在布上再经染色后除去蜡质而成。我国一种传统民间印染工艺。用熔化的黄蜡在白布上绘制图案,染色后煮去蜡质,就呈现出白色图案。始于汉代,盛于唐代。

总体的区别:蜡染和扎染都是在云南若干种民族中流行的传统印染方式,两者的原理相似,工艺上略有区别。

五、云南白族扎染和苗族蜡染的异同?

大理扎染用手工针缝扎,以植物染料反复染制而成。产品色泽鲜艳且永不褪色,并对皮肤有消炎保健作用,据说像板蓝根一类的染料,还有一定的消炎清凉作用。广泛运用于制作衣裤、被子、枕巾、桌布等生活用品中。白族扎染是白族人民传统的民间工艺品,图案规则、布局严谨、朴素自然、贴近生活。 它分为扎花、浸染两个环节。扎花,是一种手工扎花方法,以缝为主、缝扎结合;浸染采用手工反复浸染工艺,古朴雅致。产品有上百个品种,如,桌巾、门帘、服装、帽子、围巾、枕巾、床单等。彝族扎染采用天然植物染料,做工精致、图案新颖多变,艺术价值较高,实用性较强。

蜡染,是指用蜡刀蘸熔蜡绘花于布,然后以蓝靛浸染,使布面呈现出蓝底白花或白底蓝花的多种图案。同时,作为防染剂的蜡因为在浸染中自然龟裂,导致布面呈现特殊的“冰纹”,独具特色。蜡染具有丰富的图案、素雅的色调和独特的风格,常用于制作服饰及生活实用品,体现出了朴实大方、清新悦目的民族特色。 至今,蜡染仍在苗、瑶、布依、仡佬等族中十分流行,例如,他们的衣裙、被毯、包单等多用蜡染作装饰。蜡染基于人们美化服饰的需要,是在多种染织工艺的基础上产生并成熟的。从原料上看,蜡染没有特殊的面料要求,像棉、麻、丝、毛织物等,都能被它采用;防染材料不拘于特定品种,动、植物蜡均会使用,一般用树脂和蜂蜡;染色只采取冷染工艺,一般用植物染色,以靛蓝为主。 从范围上看,世界上很多地方存在蜡染,似其风格和使用方式多种多样。由于地理、气候等因素的影响,蜡染主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扎染古称扎缬、染缬、绞缬、夹缬,亦为中国传统的民间染色工艺之一,是指将部分织物结扎起来进行染色,使之不能着色的一种染色方法。

六、扎染是什么工艺?

是中国民间传统的染色工艺

        扎染古称扎缬、 绞缬 ,古代常见的防染印花纺织品有绞缬、蜡缬和夹缬等种类。 是汉族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 织物 在染色时部分结扎起来使之不能着色的一种 染色 方法,中国传统的 手工染色 技术之一。

         扎染工艺分为扎结和 染色 两部分。它是通过纱、线、绳等工具,对织物进行扎、缝、缚、缀、夹等多种形式组合后进行染色。其 工艺特点 是用线在被印染的织物打绞成结后,再进行印染,然后把打绞成结的线拆除的一种印染技术。它有一百多种变化技法,各有特色。如其中的“卷上绞”,晕色丰富,变化自然,趣味无穷。更使人惊奇的是扎结每种花,即使有成千上万朵,染出后却不会有相同的出现。这种独特的艺术效果,是机械印染工艺难以达到的。 

七、扎染工艺的优点和缺点?

扎染是一种传统的染色工艺,具有以下优点和缺点:

优点:

1. 独特的艺术效果:扎染可以创造出独特的纹理和图案,使织物或衣物具有艺术感和个性化。

2. 手工制作:扎染是一种手工制作的工艺,需要经验丰富的工匠进行操作,使得每件作品都具有独特性和独特的价值。

3. 环保可持续:扎染使用的染料通常是天然植物染料,相对较为环保,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4. 可塑性强:扎染可以应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织物和衣物,适用性广泛。

缺点:

1. 耗时耗力:扎染是一种手工制作的工艺,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制作过程相对较慢。

2. 技术要求高:扎染需要经验丰富的工匠进行操作,对技术要求较高,初学者难以掌握。

3. 染色效果不稳定:由于扎染是一种手工制作的工艺,染色效果可能会因为工匠的技术水平和操作方法的不同而产生差异,染色效果不稳定。

4. 限制性较大:扎染的图案和纹理通常是通过绑扎织物来实现的,因此在染色过程中,织物的一部分会被封闭,限制了染色的范围和灵活性。

综上所述,扎染工艺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和环保可持续的特点,但也存在耗时耗力、技术要求高和染色效果不稳定等缺点。

八、东巴扎染的工艺流程?

东巴扎染一般以棉白布或棉麻混纺白布为原料,主要染料是板蓝根,每年三四月间收割下来,先将之泡出水,注到染缸里,掺一些石灰,就可以用来染布,扎染的制作方法别具一格。是用线在被印染的织物打绞成结后,再进行印染,然后把打绞成结的线拆除的一种印染技术。它有一百多种变化技法,各有特色。

扎结每种花,即使有成千上万朵,染出后却不会有相同的出现。这种独特的艺术效果,是机械印染工艺难以达到的。

九、扎染工艺原理及技法?

这些基本技法大致可以归纳为:似梅花状晕染效果的“捧状结”,似月晕效果的“玛瑙结”,呈同心环形象晕染状的“喇叭结”,源于古代绞缬中“鹿胎”,形似鹿斑小白圈状的“鹿斑结”、白云状的“云朵结”、斑斓多彩的“包袱结”、水印状折纹的“折扇结”、条带状晕纹的“鞭子结”、明暗相间呈波浪状晕色纹样的“曲线结”、几何形连续晕染色块的“夹板结”等结扎技法

十、兔毛扎染工艺流程?

(a)活性剂浸泡:配制重铬酸钾3?5克/升、硫酸I克/升、食盐10?20克/升、表面活性剂I克/升的液体系数为10的活性剂溶液,将活性溶液加热到25°C?28°C,将毛皮放到加温的液体中浸泡3?4小时,在浸泡过程中要经常翻动,捞出后拧出毛皮中的水液,再放入由10克/升的亚硫酸、10?20克/升的食盐所组成的溶液中,溶液温度保持在28°C?35°C,浸泡8?10小时,要经常翻动;

(b)清洗:经浸泡的毛皮在室温下用清水冲洗15?20分钟,拧干后立即放入染缸;

(c)染色:将染缸中加入配液,配液为含二氨基苯3?5克/升、焦儿茶酚2克/升、25%的氨I晕克/升、洗漆粉I克/升的溶液,毛皮放入染缸30分钟后,往溶液中加入6晕克/升的过氧化氢,溶液温度保持在28°C?35°C,染色3?6小时,染色过程中要经常翻动毛皮;

(d)二次清洗:放在I?15克/升的洗涤粉水溶液中清洗,水温在35°C,不断翻动,然后放在清水中浸泡30分钟;

(e)盐浸:取含纱绽油10克/升、洗涤粉I克/升、松节油I克/升的溶液,加热并不停搅拌,使温度达到80°C,再冷却到45°C,将毛皮放入溶液中浸泡I小时,再往溶液中加40?60克/升的食盐,浸泡3?6小时,经常翻动毛皮;

(f)后期处理:对毛皮进行修正,晾干毛皮后再揉软,将毛绒梳开。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