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管理实施方法?

求职招聘网 2023-09-03 09:54 编辑:admin 182阅读

一、信息化管理实施方法?

信息化管理办法一

  一、定期进行系统软件、硬件检查维护,做好维护记录。对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可能出现的故障,应有防范、补救和排除等措施。

  二、上机人员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认真填写工作日志;机房的安全、防火制度,保持机房和设备的整洁。

  三、建立信息工作人员考核奖惩机制,保持信息工作队伍的相对稳定。信息工作人员要认真履行职责,做好各项信息管理工作。

  四、人口计生部门把信息化培训作为年度计划中的重要内容,认真组织落实。

  五、信息工作人员须经专业培训,取得省级信息管理部门认可的任职资格,持证上岗。

  六、信息工作人员每年至少参加一次旗级以上计生部门组织的专业培训,培训时间不得少于30小时。

信息化管理办法二

  1、在分管校级领导的领导下,根据信息中心的职责范围,全面主持本中心工作。

  2、负责贯彻执行上级有关部门关于信息化的制度与规定,推进学校的信息化工作。

  3、带领本部门老师,指导教师开展网络教育教学研究和信息技术开发工作;带领各个管理教师为学校提供教育教学信息服务。信息化管理制度。

  4、制定和组织实施全校的信息化建设规划和年度计划;并负责教育信息化的日常管理工作。

  5、负责学校校园局域网、校园广播网、闭路电视网、网络教室、语言室、电教室等系统的建设和管理,指导用户做好教育教学信息的获取、输入、储存、处理、分析、利用等工作。

  6、加强网络教学的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的研究,根据学校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规定,研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配合学科教师一起制订网络教学实验计划,完善电子教案、课件等音视频教学资料。

  7、负责组织全校教职员工有关信息化方面的技能培训、考核等工作。

  8、负责制订有关管理规章制度,检查落实制度的执行情况。指导、督促、协调、检查全校电教设备的使用情况,负责重要精密仪器和贵重设备的效益管理。

  9、统筹全校电教设备的管理、维护、保养、维修工作,落实责任到人,确保设备经常处于完好状态。

  10、严格执行政府采购法,按照各级政府采购规定程序组织制定全校电教设备采购方案,做好电教设备的报废、报损、调拨以及控购商品核查和报批工作。

  11、负责组织本中心人员的政治活动和业务学习,了解和掌握人员的思想动态,协调各岗位之间的协同工作,及时地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12、制定本部门的年度工作计划,认真做好本部门年度工作总结。

  13、负责网络信息中心经费的预算、申报和管理工作;承担财务报帐以及部门的资产设备管理。

  14、部门各类资料的归档与管理。

  15、完成上级领导交给的临时性工作。

信息化管理办法三

  一、应急处置工作意义

  要从讲政治、讲大局,保证国家安全的高度,充分认识确保网络与信息安全的重要意义。要对邪教组织及其它境外敌对势力利用网络信息进行煽动和破坏活动以及进行有组织的网上大规模“黑客”与病毒攻击保持高度警惕,消除麻痹大意和侥幸思想,继续深入开展互联网有害信息的清理整治,组织实施本校园网有害信息的安全防范及应急处置工作,进一步明确责任,落实工作措施,确保校园网络信息安全。

  二、应急处置工作的目标

  在最短时限内,及时、果断处理在本区范围内传播的校园网有害信息,遏制有害信息在校园网中扩散,最大限度减轻社会危害,并搜集掌握犯罪线索,打击网上违法犯罪活动,维护校园信息安全和政治稳定。

  三、校园网应急处置工作包含的主要内容

  (一)有害信息内容:

  1、攻击党和国家领导人;

  2、煽动抗拒、破坏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实施;

  3、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

  4、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

  5、捏造或歪曲事实,散布谣言,恶意攻击党委、政府领导同志,严重扰乱社会政治、经济秩序;

  6、宣传邪教、色情、暴力、凶杀,教唆犯罪;

  7、歪曲报道我区重大政治、经济、文化事件;

  8、其他严重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秩序的信息。

  (二)严重违法犯罪活动:

  1、利用互联网、校园网大规模进行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国家统一,煽动民族仇恨,破坏民族团结活动。

  2、利用互联网、校园网组党结社,进行反动勾联、邪教活动。

  3、利用网络技术进行大规模破坏社会稳定,扰乱金融秩序的活动。

  4、利用互联网、校园网大规模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非法入侵,致使计算机系统及通信网络遭受重大损失的活动。

  四、组织领导

  成立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校教育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处置工作。

  五、职责与任务

  (一)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开展对校园网进行信息监控和巡查,删除、过滤有害信息,采取技术措施封堵有害信息的传播途径,控制有害信息在校园网扩散,及时上报学生动态。

  (二)主动与有关部门做好网络与信息安全的衔接工作,做到权责明确,应急处置渠道畅通。要根据师生使用公共网络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有害信息通过公共网络在校内扩散。

  六、应急处置基本程序及处置方法

  1、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在接到案情报告后,应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并立即采取删除、过滤等技术手段及时处置有害信息的传播扩散。必要时,可按公安等业务主管部门统一要求关闭相关网站和栏目并保存相关技术数据和资料。配合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开展侦察案件线索、查找信息源头工作。

  2、在开通校园网时间内,由网管人员实行监控,发现异常情况和有害信息,应在1小时内报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

  七、应急处置工作要求和纪律

  1、接到案情报告或通知后,应立即行动,及时采取处置措施。

  2、在处置工作中,参加处置的工作人员必须忠于职守,认真履行职责,严格执法。

  3、严格报告制度,及时上报情况。

  4、严格工作责任制,对工作不落实、行动迟缓、措施不力以及清查处理后,网站上仍有相关有害信息出现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二、信息化运维管理实施细则?

信息系统运维管理制度

为了规范公司信息系统的管理维护,确保系统硬、软件稳定、安全运行,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制度包括信息机房管理、服务器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管理、信息系统变更管理、 信息系统应用控制。

一、信息机房管理

1、硬件配备及巡检

1.1、各单位信息机房按规定配备防静电地板、 UPS、恒温设备、温湿度感应器、消防设备、防鼠设施等相关基础设施。

1.2、各单位机房管理人员应定期(如每月或每季度)对机房硬件设备设施进行巡检,以保证其有效性。

1.3、各单位机房应建立相关的出入登记、设备机历登记、设备巡检、重大故障等记录,并认真填写。

2、出入管理

2.1、严禁非机房工作人员进入机房,特殊情况需经信息中心批准,并认真填写登记表后方可进入。

2.2、进入机房人员应遵守机房管理制度,更换专用工作鞋。

2.3、进入机房人员不得携带任何易燃、易爆、腐蚀性、强电磁、辐射性、流体物质等对设备正常运行构成威胁的物品。

三、高级安全管理信息化工程师是什么?

高级安全管理信息化工程师是企业信息化高级综合人才。涉及到 ERP、CRM、SCM、EAM、电子商务等企业信息化技术;涵盖IT项目管理、CMMI的内容;触及了财务管理、信息化工程监理等管理环节,是企业信息化建设必不可少的管理人才。

在管理系统方面,高级安全管理信息化工程师可开发企业信息系统,为企业内部管理提供信息化解决方案,并介绍有效开发企业资源计划( ERP)工程的诸多环节;介绍客户为中心的现代商业格局对企业信息化的挑战,为企业更合理、经济地建立和使用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以及呼叫中心(Call Center)提供支持;兴建和有效使用企业内部网和外部网,建立和营销企业网站。在IT项目管理方面,运用现代信息化管理技术和方法,令信息化工程实施不再神秘,有据可循、有法可依,以期在减少信息化工程支出与企业管理效率获得双赢;为企业提供了信息化工程控制的一系列方法,从立项招标到财务控制,从工程质量管理到工程验收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四、行政管理部如何有效的实施企业信息化管理?

我觉得关键在于办公oa的使用,权限的划分,部门职能的划分,首先是有人用这个系统,之后在完善系统,把办公中的大部分工作都放到系统中,这样很多时候就可以对着电脑操作,不用跑了

五、工业和信息化实施条例?

《工业和信息化部行政许可实施办法》已经2009年2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第6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9年4月10日起施行。原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2004年12月2日公布的《信息产业部负责实施的行政许可项目及其条件、程序、期限规定(第一批)》(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令第31号)同时废止。

六、信息化战争中实施信息化攻击的主体?

信息化战争是一种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并依赖于信息的战争形态,是指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以及信息时代核威慑条件下,交战双方以信息化军队为主要作战力量,在陆、海、空、天、电等全维空间展开的多军兵种一体化的战争。

信息化战争依托网络化信息系统,大量地运用具有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海洋技术等当代高新技术水平的常规的武器装备,并采取相应的作战方法,在局部地区进行的,目的手段规模均较有限的战争。

信息化战争指主要使用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武器装备系统、以信息为主要资源、以信息化军队为主体、以信息中心战为主要作战方式,以争夺信息资源为直接目标,并以相应的军事理论为指导的战争。信息实力包括信息高速公路,C4ISR系统,精确制导弹药,太空兵器,智能部队,以及具有高技术、高知识、高素质的人员。

七、项目信息化管理实施的重要方法包括

项目信息化管理实施的重要方法包括是一个日益受到关注的领域,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企业信息化程度的提升,有效地管理项目信息化成为了企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如何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成为了企业迈向成功的关键因素。

1. 项目规划与实施

项目信息化管理的第一步是项目规划与实施。在这个阶段,项目经理需要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并确定项目的目标和范围。通过制定清晰的项目计划,可以将项目任务合理分配给各个团队成员,并确保项目按时交付。

在项目规划与实施阶段,项目经理需要明确项目的关键路径,以及其它重要的里程碑节点。通过有效的项目计划,可以提前预知项目进展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从而避免项目延误或失败。

2. 沟通与协作

项目信息化管理的另一个重要方法是沟通与协作。项目管理涉及到众多的团队成员和相关利益方,因此有效地沟通和协作对于项目的成功至关重要。

项目经理需要建立起一个良好的沟通机制,确保项目团队之间的信息流畅和相互之间的理解。通过定期的会议和报告,可以及时传达项目的进展情况,解决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障碍。

此外,项目经理还需要与相关利益方进行密切的沟通,包括上级领导、客户和合作伙伴等。通过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项目经理可以更好地调整项目方向,提高项目的成功率。

3. 风险管理

项目信息化管理中的重要方法之一是风险管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各种潜在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项目经理需要及时发现和识别这些风险,并采取措施进行有效的管理。

风险管理包括风险评估、风险规划、风险监控和风险应对等步骤。项目经理需要对项目的潜在风险进行全面的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通过建立风险监控机制,可以及时发现风险的变化和演化,从而减少项目受到的影响。

4. 技术支持与培训

项目信息化管理还需要充分利用技术支持和培训资源。在信息化项目中,往往涉及到各种新技术和工具的应用,因此项目团队成员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技术能力。

项目经理可以通过提供技术培训和指导,帮助团队成员掌握必要的技术知识,并合理运用于项目实施中。此外,项目经理还需要与技术供应商合作,及时获取技术支持,解决遇到的技术问题。

5. 性能评估与优化

项目信息化管理的最后一个重要方法是性能评估与优化。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经理需要对项目的整体性能进行评估,并不断寻求优化的机会。

性能评估包括对项目进展、资源利用率和成本效益等方面进行评估。通过评估项目的性能,项目经理可以及时发现不足和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优化的目标是提高项目的效率和质量。项目经理需要与团队成员密切合作,共同寻找优化的方法和策略,不断改进项目管理的方式和流程。

结论

项目信息化管理实施的重要方法包括项目规划与实施、沟通与协作、风险管理、技术支持与培训以及性能评估与优化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项目经理更好地管理和控制项目,提高项目的成功率。

随着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升,项目管理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只有不断学习和适应新的技术和方法,才能更好地应对项目管理的需求。

Translated Output: HTML

项目信息化管理实施的重要方法包括是一个日益受到关注的领域,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企业信息化程度的提升,有效地管理项目信息化成为了企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如何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成为了企业迈向成功的关键因素。

1. 项目规划与实施

项目信息化管理的第一步是项目规划与实施。在这个阶段,项目经理需要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并确定项目的目标和范围。通过制定清晰的项目计划,可以将项目任务合理分配给各个团队成员,并确保项目按时交付。

在项目规划与实施阶段,项目经理需要明确项目的关键路径,以及其它重要的里程碑节点。通过有效的项目计划,可以提前预知项目进展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从而避免项目延误或失败。

2. 沟通与协作

项目信息化管理的另一个重要方法是沟通与协作。项目管理涉及到众多的团队成员和相关利益方,因此有效地沟通和协作对于项目的成功至关重要。

项目经理需要建立起一个良好的沟通机制,确保项目团队之间的信息流畅和相互之间的理解。通过定期的会议和报告,可以及时传达项目的进展情况,解决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障碍。

此外,项目经理还需要与相关利益方进行密切的沟通,包括上级领导、客户和合作伙伴等。通过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项目经理可以更好地调整项目方向,提高项目的成功率。

3. 风险管理

项目信息化管理中的重要方法之一是风险管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各种潜在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项目经理需要及时发现和识别这些风险,并采取措施进行有效的管理。

风险管理包括风险评估、风险规划、风险监控和风险应对等步骤。项目经理需要对项目的潜在风险进行全面的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通过建立风险监控机制,可以及时发现风险的变化和演化,从而减少项目受到的影响。

4. 技术支持与培训

项目信息化管理还需要充分利用技术支持和培训资源。在信息化项目中,往往涉及到各种新技术和工具的应用,因此项目团队成员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技术能力。

项目经理可以通过提供技术培训和指导,帮助团队成员掌握必要的技术知识,并合理运用于项目实施中。此外,项目经理还需要与技术供应商合作,及时获取技术支持,解决遇到的技术问题。

5. 性能评估与优化

项目信息化管理的最后一个重要方法是性能评估与优化。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经理需要对项目的整体性能进行评估,并不断寻求优化的机会。

性能评估包括对项目进展、资源利用率和成本效益等方面进行评估。通过评估项目的性能,项目经理可以及时发现不足和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优化的目标是提高项目的效率和质量。项目经理需要与团队成员密切合作,共同寻找优化的方法和策略,不断改进项目管理的方式和流程。

结论

项目信息化管理实施的重要方法包括项目规划与实施、沟通与协作、风险管理、技术支持与培训以及性能评估与优化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项目经理更好地管理和控制项目,提高项目的成功率。

随着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升,项目管理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只有不断学习和适应新的技术和方法,才能更好地应对项目管理的需求。

八、信息化实施顾问具备哪些技能?

首先,实施顾问要具备沟通能力。

其次,实施顾问要具备主持讨论会的能力。

第三,实施顾问要具备方案编写的能力。第四,实施顾问要具备每时每刻都要对员工培训的意识。

九、企业实施信息化的根本目的?

企业信息化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社会发展的效率。

信息化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与智能化工具相适应的生产力,称为信息化生产力。

信息化以现代通信、网络、数据库技术为基础,对所研究对象各要素汇总至数据库,供特定人群生活、工作、学习、辅助决策等和人类息息相关的各种行为相结合的一种技术,使用该技术后,可以极大的提高各种行为的效率,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提供极大的技术支持。

十、供热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一、充分认识加快推进供热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供热信息化建设是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在城市供热领域的深化应用,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保障人民群众温暖过冬系列决策部署的重要工作,是促进资源优化配置、降低能耗、减少污染物排放的重要途径,是提升供热保障能力、企业管理和服务水平的重要基础。

  2018年,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以全省供热监管信息平台建设作为推进供热行业信息化工作的抓手,制定了省、设区市、城市(县、市、区)和供热企业四级供热信息平台建设方案,编制了有关技术标准,组织了软件设计开发和试运行;石家庄市建成了城市级供热监管指挥信息平台,安装了3万个典型热用户室温监测点,并于2018-2019年采暖季实际运行,取得了良好效果。根据省领导指示要求,要尽快建成覆盖全省所有城市的供热监管信息平台,所有供热企业要建立智能供热系统。

  二、细化供热信息化建设工作目标

  2019-2020年采暖季前,完成全省城市供热监管信息平台详细设计、系统测试和试运行工作,进入正式运行阶段;各设区市主城区和供热面积达到600万平方米以上的县级城区(下辖县级城区均未达到600万平方米的设区市应至少选择一个县级城区),建成城市级供热监管指挥信息平台,典型热用户室温监测点数量达到总数的1%;供热面积在300万平方米以上的供热企业实现生产系统智能化和客服系统信息化。

  2020-2021年采暖季前,全省供热面积达到300万平方米以上的城区建成城市级供热监管指挥信息平台,典型热用户室温监测点数量达到总数的1%;供热面积在100万平方米以上的供热企业实现生产系统智能化和客服系统信息化。

  三、明确四级供热信息化建设内容

  全省城市供热信息化工作以城市供热监管信息平台建设为抓手,以顶层设计、统一标准、政府推动、整体提升为原则,整体工作分为省、设区市、城市(县、市、区)和企业四级展开,每个层级均有明确的建设内容。

  (一)省级和设区市级供热监管信息平台。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统一组织设计开发全省城市供热监管信息平台,包含省、设区市两级城市供热监管信息平台功能,省和各设区市供热主管部门根据所辖区域和职责分工,对区域内各个城市供热运行具体情况进行监测和管理。平台主要功能包括换热站运行和居民室温状况的实时监测、各个城市投诉处置和供热系统安全运行状况的实时监测,各区域供热效果和供热企业服务质量的量化评价,供热管网和设施完好状况的智能分析。设区市级供热监管信息平台通过数据接口与辖区内城市级供热监管指挥信息平台联通,采集热网运行和台账更新数据。

  (二)城市级供热监管指挥信息平台。该平台由县级以上城市供热主管部门组织建设,用于区域内供热运行详细状况的监管和指挥。平台主要功能包括热源、换热站和居民室温等供热系统设施运行状况的实时监测,咨询投诉的受理和处置,事故故障的预测预警,应急突发事件的指挥调度,基础台账数据的定期更新。城市级供热监管指挥信息平台通过数据接口与辖区内供热企业智能供热系统联通,采集热网运行和台账更新数据。

  (三)企业级智能供热系统。该系统由供热企业组织建设,是供热生产、客户服务和企业管理等信息系统的统称。供热生产系统主要功能包括多热源的调峰和智能调度,热网参数智能调控、气候补偿、节能运行,居民室温远程监测;客户服务信息系统主要功能包括报修服务受理,缴费收费办理,咨询解答和用热常识普及,服务质量评估。

  四、推进重点工作,按时完成任务

  (一)制定基于信息平台的工作制度。制定和修订全省供热信息平台运行管理制度,包括基础数据台账管理、典型热用户室温采集、年度供热行业指标统计、供热信息安全工作导则,数据采集和接口标准,供暖期应急投诉处置和逐级日报、突发事件报告工作导则等。此项工作由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牵头实施,2019年6月30日前完成。

  (二)开发完成全省城市供热监管信息平台。根据省和设区市供热监管部门的工作特点和现行制度规范,制定具体的系统功能需求方案,组织系统开发单位进行详细设计,调整数据采集标准和接口规范,完成代码编写、数据库设计、测试和安全测评等工作,并正式启用。此项工作由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牵头实施,2019年9月30日前完成。

  (三)开发建设城市级供热监管指挥信息平台,安装典型热用户室温监测装置,联通本辖区供热企业智能供热系统,实现辖区供热系统主要台账和运行数据上传。此项工作由各设区市牵头,各县(市、区)组织实施,每年10月15日前完成年度任务。

  (四)安装居民室温监测装置。在所有居民小区安装典型热用户室温监测装置是全省城市供热信息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各地应本着企业为主、政府推动、居民参与的原则开展工作。室温监测数据可以利用现有分户热计量系统上传的数据,但应按规定比例列入典型范围。此项工作由各设区市牵头,各县(市、区)组织实施,每年10月15日前完成年度任务。

  (五)供热系统智能化和供热企业信息化建设。供热企业对供热生产系统和客户服务系统进行智能化和信息化改造,按要求安装典型热用户室温监测装置,联通所属城区城市级供热监管指挥平台,实现台账数据和供热运行数据的上传。此项工作由各设区市牵头,各县(市、区)组织,供热企业实施,每年8月30日前完成年度任务。

  (六)完善供热基础台账数据。供热企业应按照全省城市供热监管信息平台设计要求,汇总整理最新台账数据,更新录入。此项工作由各设区市牵头,各县(市、区)组织,供热企业实施,每年8月30日前完成年度任务。

  (七)四级供热信息平台联通运行。在完成上述工作基础上,于2019年10月25日前完成全系统试运行,11月1日起全省城市供热监管信息平台投入正式运行,数据按要求实时上传,各级供热主管部门结合信息平台功能制定工作制度,采暖季应急管理工作有序进行。

  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目标实现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精心组织、统筹谋划,制定本地区城市供热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明确责任领导、责任单位和分工,充实专业人员,细化任务目标,确保各项建设任务按期完成。各设区市要牵头组织所辖县(市、区)开展供热信息化建设工作,既要抓城市级供热信息监管指挥信息平台建设,也要抓供热企业智能化和信息化建设。各市(含定州、辛集市)于6月15日前,将责任领导、联系人、2019年计划完成信息化建设目标任务的县(市、区)和供热企业名单报省住房城乡建设厅。

  (二)做好资金保障。各地供热主管部门要提前谋划,积极争取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将信息化建设和“冬病夏治”、老旧管网改造等工作有机结合,筹措信息化建设资金。供热企业要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信息化建设,保证系统建设和运行维护资金的持续投入。

  (三)加强培训交流。加强信息化的宣传普及工作,推动政府、供热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关注、支持和参与。采取多种形式和手段,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展信息化培训交流,宣传信息化理念和方法,推广信息化建设成功经验,调动企业信息化建设积极性,促进全行业信息化发展环境的优化。

  (四)加强工作督促指导。建立信息化建设督导检查机制,将信息化工作纳入各地年度重点工作,定期督促各项任务落实。建立供热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制度,公布评价结果和排名,对末位企业进行重点指导。

  (五)保障信息安全。坚持网络安全与供热信息化发展并重,保证安全措施与信息化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使用。落实国家和我省网络安全的强制性标准,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保障网络免受干扰、破坏或未经授权的访问,防止网络数据泄露或被窃取、篡改。做好网络安全宣传教育,开展网络安全认证、测评和风险评估等工作。遵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有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