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谈谈你对合规的理解?
"合规"(compliance)通常用于描述一个组织或企业在法律、行业规则和内部政策等方面是否遵守合法性的标准,是否符合监管机构的要求和企业自身德育之要求。具体地说,合规性指的是,企业在运营过程中遵循相关法律、规定和标准处理各种问题,符合对商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以及被要求遵守的行业惯例或者竞争规则。
合规,通常意味着企业必须建立良好的治理机制,并组织全面的合规事务。这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制定合规策略、建立稳健的内部控制、过程审查和监控、定期进行合规自查,培训员工、建立举报与应对机制等等。
在这个信息化社会,企业合规也逐渐演变为数据合规、网络合规、证券合规等等细分领域。纵观来看,合规实质是指在各方面要求下,企业或者组织遵守相关法律和行业规则,建立和持续改进内部合规体系,确保行为合法、合规和符合商业道德等
二、银行的合规部门是什么?
监控部门,专门检查其他部门业务处理情况的,也是专门查核其他业务处差错的部门
行合规管理是指一个独立的机制,负责识别、评估、提供咨询、监控和报告银行的合规风险。合规风险包括因未遵循各项相关法律、条例、行为准则和良好的执业标准(合称“法律、准则和标准”)导致受到法律和监管条例制裁、财务或声誉损失的风险。相关的法律、准则和标准主要是指与银行的商业运作有关的规定,包括防止洗钱和恐怖分子资金融通、商业操守(如避免或减少利益冲突)、保障(顾客)隐私和数据安全、消费者信用(若银行从事消费者信贷业务)等,也可涉及到银行商业活动之外的其他领域,如员工聘用和依法纳税等,具体视监管机构或银行自身所采信的范围而定。上述规定有多种渊源,包括各种基本法律、监管机构制定的条例和标准、市场惯例、行业协会倡导的执业规则、银行员工应遵守内部行为规范等,而不仅仅限于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规定,而是包含更广泛的涉及诚信和公平交易的规范。
根据《银行机构的内部控制制度框架》规定,合规性目标是银行内部控制过程的三大主要目标之一。鉴于银行经营活动的特殊性,为保护银行的经营特权和声誉,必须要确保所有的银行业务遵循相关的法律与管理条例、合乎监管当局的要求并遵守银行机构的相关政策和程序。合规对于银行持续稳健经营具有极端重要性,银行监管机构也日益重视银行的合规管理。合规管理实质上是按照银行的合规目标来定义的银行管理活动。它首先是银行组织的管理,是对组织合规风险进行管理的过程,应当体现在银行管理的全过程中,涵盖商业银行业务的各个方面。
三、银行合规好处?
银行的经营必须合规,银行只有合规经营,才不会带来系统性的金融风险。银行合规才能是稳健发展的前提和根本,才会使银行面对可能的风险有良好的应对之策。
合规经营会使银行的健康发展有可靠的保证,才会使业务更好更快的发展。只有合规的经营,在客户那里才会有良好的信誉。
四、合规意识不强原因?
一是受传统因素的影响。如果之前一直以来都是按照个人意志而不是制度规矩意识做事,那么合规就不会成为工作机制。
二是个人存在私利。因为个人欲望已经超过规矩,导致规矩被破坏。
三是制度建设缺失,导致无规矩可依。合规意识需要制度为前提。
五、合规高效稳健是什么?
指的是组织有义务遵守法律法规,组织的所有活动符合环境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要求。
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简称ISO,是一个全球性的非政府组织,是国际标准化领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织。ISO成立于1946年,当时来自25个国家的代表在伦敦召开会议,决定成立一个新的国际组织,以促进国际间的合作和工业标准的统一。于是,ISO这一新组织于1947年2月23日正式成立,总部设在瑞士的日内瓦。ISO于1951年发布了第一个标准——工业长度测量用标准参考温度。
ISO的组织机构包括全体大会、主要官员、成员团体、通信成员、捐助成员、政策发展委员会、理事会、ISO中央秘书处、特别咨询组、技术管理局、标样委员会、技术咨询组、技术委员会等。
ISO技术工作是高度分散的,分别由2700多个技术委员会(TC)、分技术委员会(SC)和工作组(WG)承担。在这些委员会中,世界范围内的工业界代表、研究机构、政府权威、消费团体和国际组织都作为对等合作者共同讨论全球的标准化问题。管理一个技术委员会的主要责任由一个ISO成员团体(诸如AFNOR、ANSI、BSI、CSBTS、DIN、SIS等)担任,该成员团体负责日常秘书工作。与ISO有联系的国际组织、政府或非政府组织都可参与工作。
国际标准由技术委员会(TC)和分技术委员会(SC)经过六个阶段形成: 第一阶段:申请阶段;第二阶段:预备阶段;第三阶段:委员会阶段;第四阶段:审查阶段;第五阶段:批准阶段;第六阶段:发布阶段。
由上可以理解,ISO质量管理体系就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为促进国际间的合作和工业标准的统一,按照一定程序发布的一系列工业标准的总称。
商业银行合规风险又称合规风险,“合规风险”指的是:银行因未能遵循法律法规、监管要求、规则、自律性组织制定的有关准则、以及适用于银行自身业务活动的行为准则,而可能遭受法律制裁或监管处罚、重大财务损失或声誉损失的风险。
合规风险主要是强调银行因为各种自身原因主导性地违反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则等而遭受的经济或声誉的损失。这种风险性质更严重、造成的损失也更大。
合规风险管理是指银行主动避免违规事件发生,主动发现并采取适当措施纠正已发生的违规事件,其岗位手册也是一个相关制度和相应做法持续修订的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这一合规风险管理的过程,是构建银行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的基础和核心。
六、合规经营的重要性?
合规经营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行业标准,不违反商业道德以及公共利益。合规经营对企业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合规经营有助于降低企业受到不必要的风险和损失。遵守法律法规,能够帮助企业减少可能面临的诉讼、罚款、责任追究等风险,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2. 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正当合规经营可以提高客户和公众对企业诚信及服务质量的认可度,增加客户忠诚度,提高品牌价值。同时,在与其他竞争者展开竞争时,具备良好的合规记录也会为企业取得商业机会打上独特印记。
3. 提高管理效率。在实施合规经营之前,需要对公司内部所有流程和流程环节进行全面审核、排查问题并加以解决,促进了公司管理方式的逐步优化与完善,提高了生产力和生产效率。
4. 强化公司形象和信誉。合规经营是一项高度负责和可持续的管理行为,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企业具有良好的道德形象以及合法、合规的经营模式,有助于吸引社会资源,并建立良好声誉。
总之,合规经营对企业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保护企业自身权益、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管理效率和强化公司形象和信誉等方面。
七、如何加强合规风险管理机制建设?
银行业金融机构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合规管理长效机制建设,确保实现依法、合规经营和持续、健康发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一要夯实基础。树立“合规从高层做起”的理念,董事长、行长、监事长以及其他高管人员要成为合规文化建设的倡导者、策划者和践行者;建立“合规人人有责”的理念,引导每一位员工成为合规文化建设的建言者、参与者和执行者,确保员工行为“时时合规”、业务发展“环环合规”。
二要明确导向。合规管理是内部控制的“捍卫者”和稳健经营的“护航者”,在未来工作中要实现三个重要转变,即将短期问题整改转化为长效机制建设、将事后补救转化为事前防控、将外部合规要求转化为内部管理动力。
三要形成合力。进一步明确“三会一层”合规治理职责分工,形成合规管理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约、有效衔接的机制;强化部门间沟通协作,合规管理部门要加强对业务部门的合规检查和风险提示,业务部门要主动开展合规风险自我动态评估并及时报告,内审部门要与合规管理部门共享审计发现问题并定期评估合规管理有效性。
四要突出重点。梳理、整合、优化现有规章、制度、流程,查漏补缺,扎紧制度笼子;对合规管理抓早抓小,使业务活动事前合规审查、事中合规检查、事后合规评估成为常态,小违规及早报警、轻违规及早制止;强化重点环节合规管理,紧盯关键制度、关键岗位、关键人员,紧盯内控合规薄弱环节。
五要强化监督问责。制定更加全面、系统的问责制度,树立起违规追究、违法查处的警戒线,严格落实“上追两级”“双线问责”监管要求,不仅要处理事件直接责任人和不严格执行规章制度的其他相关人员,还要严格追究高管人员失职责任,也要对履职不到位、监督检查不到位的合规部门和人员进行问责。
六要加强保障支持。科学设置合规管理部门考核指标和考核方式,建立有效的合规激励约束机制;配备更多精通法律法规、熟悉业务、了解客户的复合型合规管理人员,提高合规管理人员与业务规模及复杂程度的匹配度;加强合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确保合规管理的时效性和有效性。
七要抓细、抓实、抓长。切实做好“两个加强、两个遏制”回头看工作,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做到自查网点全覆盖、业务全覆盖、规章制度全覆盖;以此为契机,持续推进合规管理长效机制建设,使合规成为有效内部控制的基础和抓手,遏制违法违规事件发生。
八要加强境外合规管理。科学合理制定境外发展规划,确保合规管理能力与业务范围、经营规模、风险特征以及监管要求相适应,保障国际化战略实施;深入了解、全面融入东道国环境,加强与监管当局的沟通,及时准确掌握当地监管规则,严格遵照相关法律法规开展业务。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