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五目标五原则五要素?

求职招聘网 2023-10-16 19:55 编辑:admin 114阅读

一、内部控制五目标五原则五要素?

我国内部控制规范体系要求企业建立内部控制体系时的五项目标、五原则和五大要素:

内部控制的目标包括: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内部控制的五原则:

1、全面性原则。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的全过程,覆盖企业及其所属单位各种业务和事项,实现全过程、全员性控制,不存在内部控制空白点。  

2、重要性原则。在兼顾全面的基础上,关注重要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并采取更为严格的控制措施,确保不存在重大缺陷。  

3、制衡性原则。应当在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机制,痛恨死坚固运营效率。它要求企业完成某项工作必须经过互不隶属的两个基本点或两个以上的岗位和环节;同时,还要求俄履行内部控制监督职责的机构或人员具有良好的独立性。  

4、适应性原则。应当与企业经营规模、业务范围、竞争状况和风险水平等相适应,并随着情况的变化加以调整。要求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应当具有前瞻性,实施的对内部控制系统进行评估,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补救。  

5、成本消息原则。应当权衡实施成本与预期效益,以适当的成本实现有效控制。要求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必须统筹考虑投入成本和产出效益之比。

内部控制的五大要素包括: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

二、内部控制保障体系六大要素

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运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因此了解它的六大要素是非常有必要的。

内部控制的六要素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监控系统和取得成果。

三、内部控制五要素哪个是核心

内部控制要素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控。这五个要素作为内部控制系统主要组成部分,有其广泛和深刻的含义,其中监控是核心。

四、会计内部控制的五要素是哪些,谈谈它们之间的关系?

会计内部控制的五要素是

  1.控制环境

  控制环境提供企业纪律与架构,塑造企业文化,并影响企业员工的控制意识,是所有其它内部控制组成要素的基础。控制环境的因素具体包括:诚信的原则和道德价值观、评定员工的能力、董事会和审计委员会、管理哲学和经营风格、组织结构、责任的分配与授权、人力资源政策及实务。

  2.风险评估

  每个企业都面临来自内部和外部的不同风险,这些风险都必须加以评估。评估风险的先决条件,是制定目标。风险评估就是分析和辨认实现所定目标可能发生的风险。具体包括:目标、风险、环境变化后的管理等等。

  3.控制活动

  企业管理阶层辩识风险,继之应针对这种风险发出必要的指令。控制活动,是确保管理阶层的指令得以执行的政策及程序,如核准、授权、验证、调节、复核营业绩效、保障资产安全及职务分工等。 控制活动在企业内的各个阶层和职能之间都会出现,这主要包括:高层经理人员对企业绩效进行分析、直接部门管理、对信息处理的控制 、实体控制、绩效指标的比较、分工。

  4.信息与沟通

  企业在其经营过程中,需按某种形式辨识、取得确切的信息,并进行沟通,以使员工能够履行其责任。信息系统不仅处理企业内部所产生的信息,同时也处理与外部的事项、活动及环境等有关的信息。企业所有员工必须从最高管理阶层清楚地获取承担控制责任的信息,而且必须有向上级部门沟通重要信息的方法,并对外界顾客、供应商、政府主管机关和股东等做有效的沟通。主要包括:信息系统、沟通

  5.监控

  内部控制系统需要被监控。监控是由适当的人员,在适当及时的基础下,评估控制的设计和运作情况的过程。监控活动由持续监控、个别评估所组成,其可确保企业内部控制能持续有效的运作。具体包括:持续的监控活动、个别评估、报告缺陷。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一)会计控制是各要素组成的动态系统 内部控制的内容由最初的行为控制到最新的八要素的变化,说明了内部控制的关注重心由单一个体向系统整体发展,而且站在全局的高度统领企业整体。会计控制如同内部控制一样,并不是各种制度、措施的简单加总,也不能简单地停留在只用制度加以规范的阶段,致使制度流于形式,因此,应转变传统观念,以新的角度诠释和思考,应认识到会计控制不仅是由多个因素组成的系统,而且在这个系统中,这些因素相互关联,形成了动态的过程,即内部会计控制的构建不仅涉及到部门内的具体岗位设置、业务操作等相对细节的 问题 ,更为重要的是它需要相关各职能部门的通力协作,共同营造良好的控制环境、关注业务的风险评估、在各负其责的同时加强部门间的信息沟通,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促进会计控制的良性运行,真正达到防范资金风险确保资金安全的目的。

  (二)内部环境的建设是基础 会计控制作为一个系统或机制,离不开所存在的环境,而且在不同的环境下,会计控制作用的发挥程度不尽相同,会计控制作用是否有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单位管理层对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视程度、全体员工对内部会计控制认识的 影响 ,它是充分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得以建立和运行的基础及保证,因此,应逐渐认识到内部环境也是内部会计控制的一个组成部分。许多案件的深刻教训也警示我们,案件的发生不是没有制度,而是制度没有得到真正落实,制度之所以落实难的原因就在于,没有一个良好的环境来约束人的行为,防范人的道德风险。因此,内部环境是基础,必须从营造良好的环境做起,提倡风险管理文化,增强员工的诚实性和道德观,即将风险管理意识贯穿到每一个员工、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岗位,使风险意识深入到人心,同时强调全员的参与,塑造企业文化,形成良好的内部环境氛围。

  (三)风险要素的管理是关键 控制的目的就是要防范风险,若不存在风险也就没有实施控制的必要,COSO报告指出,所有的企业,不论其规模、结构与性质,其组织的不同层级都会遭遇风险,管理当局必须密切关注各层级的风险,并采取措施尽量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水平。随着 计算 机技术在会计核算中的运用,会计控制所涉及的风险包括 法律 风险、声誉风险、资产风险、信息技术风险、效率风险和操作风险,这些风险与核算业务的流程息息相关,因此,内部会计控制的构建应从风险因素出发,加强对业务资金流程的 分析 ,即首先要按业务性质进行归类,找出各个流程中的主要风险点;其次要按照业务风险的信息结构和风险源的性质,有针对性地制定出 科学 适用的风险计量 方法 ,同时要结合控制流程的概念,找出相应的控制措施,建立一套完备的业务流程风险控制体系。

  (四)事前事中的控制是切入点 内部控制的目标是从控制当事人的行为观到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信息观、最终到管理企业风险战略观的转变,这是从事中控制到事前管理的发展,是从降低风险到风险控制直至风险管理的一个过程。同样,会计控制中事后控制的出现就是对事前、事中控制的不信任,也就是说,若事前、事中真能够做到把握住风险,事后控制存在的意义不大,另外一方面,事后控制一般只就会计核算的“结果”进行监督,前台在核算及业务处理过程中,是否全面、严格地执行有关制度,事后控制只从所提供的核算资料的形式上进行审验或被动地接受前台的反映的结果,而且事后控制有其固有的局限性,即时间的滞后性,因此,要把风险在变为实际的损失之前降低到可接受的最低水平,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就要加强事前、事中的控制,做到及早发现和识别,及早将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

  (五)信息的沟通交流是保障 内部会计控制作为一个动态系统,它包括不同环节之间持续不断的信息流和资金流,且其每个控制环节都执行不同程序,并与其它环节相互作用与影响。因此,整体会计控制价值最大化的实现需要加强上下级之间、不同部门之间和同一部门内的交流和沟通,这就需要,一方面某部门牵头组织各成员间的沟通,以实现信息共享,优势互补,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同时有助于消除部门间的误解和疑虑;另一方面各职能部门要加强自身员工间的沟通,培养和提高员工参与会计控制的意识,以便开展自评。由此可以看出,信息交流渠道是否畅通,直接影响内部控制动态过程的实现,同时也有助于控制环境的完善、风险管理的加强;否则,相关职能部门将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各自为战,造成信息资源的过度浪费。实践中,最有效的解决方法就是促使信息沟通的制度化,形成一种约束机制,有利于各职能部门在明确各自职责的同时,从整体上实现会计控制的目标。

五、hse风险管理的六大要素?

HSE管理体系的十大要素

(1)领导承诺、方针目标和责任。公司最高领导自上而下的承诺,并建立HSE保障体系;制订企业的方针目标并管理,建立企业HSE管理体系的指导思想;企业建立组织机构,明确不同部门、不同岗位、不同工种的责任。

(2)组织机构、职责、资源和文件管理。企业建立HSE管理机构,明确职责、权限和隶属关系;合理配置人力、财力和物力资源广泛开展培训,提高全员的意识和技能;为保证HSE管理体系正常运转,要形成完整的、适宜的、有效的文件控制。

(3)风险评价和隐患治理。明确评价对象,建立评价方法和程序,确定危害和事故的影响因素,选择判别标准,做好记录,建立详细目标和量化指标;进行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隐患评估和治理。

(4)承包商和供应商的安全、健康与环境体系管理要求。

(5)装置(设施)的设计和建设。

(6)HSE管理体系的运行和维修。

(7)变更管理和应急管理。

(8)HSE管理体系的检查和监督。

(9)事故处理和预防。

(10)体系的审核、评审和持续改进。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