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长如何指导幼儿绘画?
幼儿阶段就像一张白纸,什么知识都需要家长潜移默化的引导。想要指导幼儿学习画画,我觉得家长首先也要爱上画画这门艺术,孩子在家长的绘画过程中也会慢慢的,对画画感兴趣。
现在网上有很多简单的、易学的简笔画幼儿画,家长可以学会了之后,带领孩子一起去学习,让孩子感受到画画的乐趣。给孩子创造一个浓厚的学习氛围,千万不能用强制的手段要求孩子去学习,应该让孩子看到你在认真学习,才会深深影响着孩子而去学习。
我隔壁邻居家有个孩子就非常喜欢画画,因为他妈妈比较爱画画,所以孩子在看着妈妈认真画画的过程中,自己也学着涂鸦,后面他妈妈就在网上给他买了一个学习画板,只要是没事的时候就在画板上画画。现在他妈妈给他报了一个创意美术培训班,在老师的指导下,他的画画的越来越棒。
所以想要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家长首先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二、如何指导儿童画创作?
指导儿童绘画创作,很重要的是要从儿童心理特征出发,教育儿童对美的感受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和表达能力。
美术创作是形象思维。应通过激发儿童对于美术的兴趣,培养儿童的形象思维,开发儿童智力,培养儿童观察、记忆、想象和创造能力。这个过程中, 美术老师是儿童艺术创作的引路人,要善于了解儿童,启发儿童对美的兴趣和感受,培养儿童的想象力的创造力, 尊重孩子神奇的幻想。在教学中我从来不随意扼杀学生作品里所体现的与众不同的东西,因为美术不同于某道数学题只能有一个答案,美术作品的美具有多样性,需要从不同的视觉角度去欣赏和评判,否则条条框框太多会限制学生的创作思路,使学生的作品显得千篇一律,缺乏个性与活力。所以,不管学生的作品显得夸张还是平淡,细腻还是粗犷,热情还是宁静,奔放还是含蓄,它都是有其内在的含义,是学生思维创造性的结晶,是学生心灵的反映。例如引导学生以我爱大自然为主题创作一幅风景装饰画,上课时我先讲了一点风景装饰画的基础知识,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对于田野的印象开始绘画, 由于每一个同学的生活环境、心理个性等都不同,他们对美的感受也大不一样。有的说宁静的大山最美;有的说幽静的村前小园美;有的认为田野的春天一大片庄稼绿油油是生命的美,秋天硕果累累是丰收的美课堂活起来了,同学们的脑子动起来了,我对同学们细微的观察、深刻的体会都一一给予充分的肯定,同时鼓励同学们把自己的感受表现出来,并启发学生思考、尝试用怎样的表现形式最能将自己独特的意境构思表现出来。结果,同学们的作业没有雷同,内容与形式都非常丰富,表现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充分的体现了每个孩子对于艺术对于自然、对于生活不同的理解。童年是充满幻想的时代。好奇和幻想是儿童思维的特征,也是儿童心灵纯洁天真的表现。他们可以异想天开:弯弯的月亮挂在天上,孩子们可以幻想在月亮上挂秋千摇荡;蝴蝶纷飞扑向孩子身上,说明我比花儿更美;不同国家的儿童可以用纸筒互相打电话。在成人看来似乎荒诞不经,对儿童说来,正是奥妙所在。因此,要指导儿童画,就要去发掘他们这种儿童审美的奥妙。如我在教《恐龙回来了》这一课,孩子们童异想天开的画面令我惊讶,有的画了恐龙当起了孩子们的保姆,凶猛的恐龙在孩子的笔下竟然变成了可爱可亲的保姆。不得不惊叹孩子们非凡的想象力。如今才能理解毕加索所说的我毕生的追求,就是要想像儿童画一般纯净。不可忽视,让孩子学会自己造型。孩子画画,开始往往是画小孩,他们总是先画一个圆圈,这是一个头,再画上嘴巴,嘴巴很重要,它能吃糖、唱歌、讲故事,作用可大呢。又点上两小点是眼睛,它不象嘴巴那样重要。再刷刷几根头发。这就是他脑子里有的印象。至于耳朵、鼻子他们往往疏忽了的。如一竖是身体,二横是手臂,手掌不清楚,但五个手指头是不会弄错的,两腿和脚就只有两竖和两个小圈儿了。在我的课上画得真棒!真是棒极了!原来我们班的孩子都是小画家!大胆画,在老师眼里你的画是不会画错的!天哪,这是你画出来的吗?真是太令我惊讶了!这些话是出现得最多的。孩子的幼小心灵总希望得到老师和家长的鼓励和支持。这样才能激起孩子们创作的欲望与激情。三、园丁法名词解释?
园丁法是指一种法律原则,旨在保护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它强调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管理和保护责任,要求人们像园丁一样细心呵护和培育环境。
园丁法要求人们采取可持续的农业和工业实践,减少对土地、水源和空气的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
它还鼓励人们采取措施减少能源消耗和废物产生,推动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园丁法的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确保未来世代能够继续享受健康的环境和资源。
四、《如何组织幼儿美术欣赏活动》?
美术欣赏是人们对美术作品的感受、想象、体验、理解、选择和接受等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精神活动。在这一活动中,欣赏者根据自己的思想和生活经验来认识和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作品的内涵产生情感共鸣,从中感受到审美愉悦。孩子美术欣赏活动,有助于丰富孩子的审美经验,促进孩子知、情、意、形和谐发展,促进孩子思维想象能力和空间感知能力的形成;同时对于培养孩子观察力和创造力,也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在组织孩子美术欣赏活动时,从活动的准备、程序的设计到活动的组织方面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做好充分的活动准备。
首先是要分析孩子因素。孩子是欣赏活动的接受者和体验者,他们在意志、性格、智力兴趣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个别差异。因此,要求教师在深入了解孩子的基础上,设计美术欣赏活动。其次,是分析活动内容。教师应对所欣赏的美术作品及相关内容(包括作品的主题、类别、形式、艺术特色、创作意图等)进行深入研究,取得全面深刻的理解,然后提出明确的欣赏活动的目标。再次,为孩子创设良好的欣赏环境,齐备欣赏活动所用的有关用具(如:挂图、实物、幻灯片、录像带等)。
二、要为孩子创造活动气氛。
美术欣赏活动是一个由欣赏者对美术作品有关信息进行分析、理解、选择、接受等多环节构成的复杂认识过程。教师必须加以科学引导,以便充分调动孩子进行美术欣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切实突出以“孩子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教育活动指导原则,为孩子创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激发和调动孩子参与美术欣赏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此,在活动过程中,应尽力 做到以下几点:
1、尊重孩子个人的意愿,给孩子自己选择表达内容和表达方式的自由,避免把老师的意志强加于孩子。
2、给孩子提供宽松的心理环境,创设舒适、和谐的精神氛围和自由表现的空间。
3、尊重个别差异,接纳不同水平,不强调横向比较。
4、针对孩子在欣赏学习中的困难和需要,恰当地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和适宜的引导。
三、欣赏活动的组织形式。
在欣赏活动中,要尽量采用直观效果较好的大幅画片、幻灯片及实物,或质量较好的光碟和录像带等,以便有效地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组织形式可分为专题专课欣赏和结合其他课业随堂欣赏两类。前者可用组织欣赏游戏、举办小型孩子画展,或运用幻灯、录像等现代化教育活动手段孩子观赏等;后者可结合绘画或手工活动穿插一些相关内容(如:民间工艺品,孩子美术作品等)进行欣赏。当然,欣赏形式多种多样,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加以选择和使用。
四、运用对话法引导孩子欣赏活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对话双方的关系应是平等的,教师不能强求孩子接受某一权威的结论或自己对美术作品的看法,而应想方设法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想象力,让孩子有自己的探索和想象活动。
2、教师自己要首先对作品进行分析,领悟其内涵,了解作品的社会背景,与作品进行“对话”。在引导孩子欣赏作品时,当好孩子与作品之间审美期待的中介和桥梁,而不能用简单的讲解代替孩子的感悟和认识,应着力引导孩子通过比较、讨论、交流、思考等,获得最直接的美感体验。
3、教师要引导孩子学会提问、讨论和交流,鼓励孩子发表各自的见解,鼓励孩子用多种方式来充分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
进行美术作品欣赏时,还可以就同一主题的不同表现手法、同一画家不同的绘画作品、画家不同时期的作品等,引导孩子仔细观察,认真比较,找出差异,加深理解。例如:同样是马,徐悲鸿的水墨画《奔马》和马克的油画《蓝马》,在造型、设色、构图、表现手法等方面截然不同,给人以不同的视觉感受。使孩子在一系列具体直观的观察比较中找出正确结论,并使孩子能够积极参与,主动去理解、去体会、去感知艺术作品的审美特色,逐步提高审美的能力。
总之,美术欣赏活动的指导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在具体活动中教师可单独运用某种方法,也可以综合运用多种方法,以获得更加理想的活动效果。
五、教师要教给幼儿哪些必要的绘画技能?
严格来说,幼儿阶段美术教育如果用教授技能为教学指导思想,将使幼儿美术教育走向歧途。因为幼儿阶段美术教育的目的必须是以开拓孩子们对色彩、形象等的感知,启迪孩子形象思维能力、创造力为根本,打开孩子对美的感受。至于能画什么,画成什么样等技能范畴的要求完全可以忽略不计,也就是说重素质而轻技能。现在市场有培训机构推出儿童素描课、油画课之类的,我只能说该凉凉啦,别赚这种误人子弟的昧心钱!!
六、幼儿保育能改美术教育吗?
1、幼儿保育能够改善美术教育2、因为幼儿保育可以提供孩子们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让他们感觉更舒适,更自由,也更有创造力。同时,这也为美术教育提供了更好的空间和条件。在幼儿保育的环境下,孩子们可以更加愉快和自然地参与美术教育活动,从而更好地发掘自己的潜能和兴趣。另外,幼儿保育的教育者也可以更专业地辅导孩子们,提供更全面的美术教育资源和指导。3、通过幼儿保育改善美术教育,可以在孩子的审美、创造力、全面发展等方面获得更好的发展,同时也可以加强孩子与教育者之间的互动和信任,激发孩子们对美术教育的兴趣和掌握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和发展水平,以及个人成长和综合素质水平。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