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完善内部风险防控机制?

求职招聘网 2023-10-14 05:38 编辑:admin 164阅读

一、如何完善内部风险防控机制?

一、内部控制的概念

对于内部控制的概念,目前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内部控制系统的大概念,认为内部控制分为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由组织结构、职务分离、业务程序、处理手续等因素构成。二是内部控制结构观点,认为内部控制结构由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组成。三是内部控制整体框架观点,认为内部控制是由董事会、管理层以及其他员工为达到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等三个目标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等五个相互联系的要素。

我国央行制定《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中规定,内部控制是商业银行为实现经营目标,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方法,对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的动态过程和机制。因而,可以结合金融企业的实际情况,将内部控制定义为金融企业的管理层为实现既定的经营目标和防范经营风险,对内部各职能部门、各分支机构、各项业务活动进行风险控制、制度建设等管理方面的目标、措施和方法、程序的总称,是金融企业的自律行为。

二、我国金融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

我国由于实行市场经济时间还不长,对内部控制的研究和实践正处于摸索阶段,内控思想散见于各部门、各组织的相关文件中,呈现出比较混乱的局面。主要表现在:

第一、内部控制在概念上不统一。

第二、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第三、内部控制执行不力,内控制度存在的固有缺陷导致制度风险显现:

一是内控制度不完善,一些基本的规章制度,在某些地方还存在盲点,因而,出现风险和损失自然不可避免。二是虽有内控制度,但制度设计漏洞多,许多制度设计从方便自己工作出发,对防范风险考虑的不多。三是有章不循,本来就不多且不完善的制度,在实际工作中也没有得到认真执行。有章不循、检查监督不力,是形成金融风险的主要原因。

第四、金融企业所处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日趋复杂和多样化,内控制度建设经常滞后。

三、分析形成金融企业内部控制现状的原因

形成我国金融企业内部控制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分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金融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有待进一步完善。

第二、金融企业内控文化尚未得到真正的建立,风险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

第三、没有形成良好的控制环境。金融企业内部控制体制不顺、没有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激励机制、大部分内控制度流于形式。

第四、没有完善的内部控制评价机制。长期以来,很少金融企业对内部控制进行综合考察。没有严格的评价体系和制约机制,约束性不强。

四、加强金融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及防范金融风险的对策

根据金融企业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外先进理论和经验,对加强金融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及风防范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为金融企业内部控制建设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加强我国金融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统一规划和指导;推动适合我国国情的金融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研究,以及内部控制标准规范和评价体系的研究制定。

第二,加强金融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建设。重点加强以下方面的工作:

1、完善董事会的工作机制,控制决策风险。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是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 ,当然也是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基本目标。在优化董事会的前提下 ,建立比较有效的决策机制 , 完善董事会工作机制 ,主要是 :(1)、请专家进董事会,帮助董事会提高其决策的科学性;(2)、建立有效的决策咨询机构;(3)、建立重大决策委员会制度等等 。

2、加强以监事会为中心的监控体系的建设。现代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由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及经理层组成。监事会的监督权是法定的,代表全体股东来行使,监事会既独立于董事会又独立于经理层。监事会有较广的职权范围 ,发挥好监事会的职责,在科学的监事会运作机制下完成的使命 ,提高公司法人运行的质量。

3、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激励机制。

4、 培育金融企业内部控制文化。要使金融企业的所有工作人员都了解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并理解和掌握内控要点,努力发现问题和风险,并积极参加内部控制,使金融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内控环境和文化。一个高效的风险管理和控制体系的主要特征是对风险很敏感和了解,并将风险意识贯穿在企业所有员工的言语和行为中。

第三、建立健全风险识别、鉴定和评估体系。

1、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并运用现代科技手段,逐步建立覆盖所有业务风险的监控、评价和预警系统。

2、应用以风险价值(VAR)为基础的风险管理方法来进行日常的风险管理和控制,并进行持续的监控和定期评估。

3、要及时根据不断变化的环境和情况,适时修改有关内部控制制度,以适应新形势下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要求。

第四,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操作系统,建立业务经营管理的“三道监控防线”。

1、第一道防线:业务一线岗位实行双人、双职、双责操作,对于因业务需要而单人单岗处理业务的,必须有后续监督机制。

2、第二道防线:以各部门、岗位之间的相互监督、制约为主。

3、第三道防线:内部监督部门对各部门、各岗位、各项业务全面实施监督,使风险管理体系与业务管理流程相匹配。

加强和完善我国金融企业的内部控制,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已成为当前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共识。研究内部控制,对于改善我国金融企业内部控制现状,保证金融市场的有效运行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凯乐科技内部控制有什么缺陷?

对于凯乐科技内部控制的具体情况,我无法提供准确的信息。内部控制的缺陷可能因公司的规模、行业特点、管理水平等因素而有所不同。然而,一般来说,内部控制可能存在以下常见的缺陷:

1. 分工不清:内部控制责任分工不明确,导致重要职责和权限没有明确界定,容易产生职责不清、责任缺失的问题。

2. 信息流通不畅:内部沟通渠道不通畅,导致信息传递存在滞后、不准确的情况,影响决策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3. 内部审计不完善:缺乏有效的内部审计制度和流程,导致对内部控制的有效监督和检查不足,存在潜在的风险隐患。

4. 人员欠缺培训:员工缺乏必要的培训和教育,无法了解内部控制的要求和作用,容易导致操作不规范、风险管理能力不足。

5. 相互依赖性过高:某些关键岗位之间过度依赖,当其中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时,可能会影响整个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

请注意,上述仅是一般性的内部控制缺陷,具体到凯乐科技的情况需要进行实地调研和详细分析。如果您需要了解具体的凯乐科技内部控制情况,建议参考该公司的年度报告、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制度和相关的公开信息。

三、内控风险点存在的问题及如何解决?

在内控风险点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风险管理意识淡薄:企业员工缺乏对风险管理的重视和认识,没有足够的风险管理意识和经验,导致风险识别和应对能力不足。

2. 风险评估机制不健全:企业缺乏科学、完善的风险评估体系,对风险的类型、影响程度、发生概率等缺乏准确的评估,导致风险应对措施不合理。

3. 内部控制流程不严格、标准化问题:企业在内部控制流程和标准化方面存在缺陷,导致内部控制效果不佳,难以有效防范和控制风险。

4. 内部指标体系完善程度不高:企业缺乏科学、合理的内部指标体系,导致经营决策缺乏准确的依据和监控,容易引发风险。

5. 风险管理体系缺失:企业在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方面存在缺陷,导致无法有效地预防、控制和管理风险。

为解决上述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加强风险管理培训:通过对员工进行风险管理培训,提高员工的风险管理意识和技能水平,增强企业对风险的应对能力。

2. 完善风险评估机制:建立科学、完善的风险评估体系,加强对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确保风险应对措施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3. 加强内部控制流程的标准化建设:建立标准化的内部控制流程和操作规范,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实施效果。

4. 建立完善的内部指标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内部指标体系,确保经营决策的准确性和监控的有效性,减少风险的发生。

5. 建立完整的风险管理体系:建立完整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识别、评估、应对和监控等方面,实现对风险的有效预防和管理。

企业应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内控风险点存在的问题,确保企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四、内部控制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我国在内部控制的理论研究与运用虽然起步较晚,但内部控制已成为当今国内理论界和实务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与国外优秀企业相比,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基础还十分薄弱,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内部控制系统薄弱且不受重视,内部控制环境关注不够

虽然大部分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内部控制制度,但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理解,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理解,有的企业认为内部控制就是指管好钱物;有的企业认为提高经济效益与完善内部控制是对立的;有的企业落实内控制度时却大打折扣,有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内容不尽合理。产生的原因在于企业的管理阶层还没有意识到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性,没有真正转变观念,被动的进行内部控制,或者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没有形成整体系统,缺乏有效的现代企业治理机制。

2、企业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相对较低

许多管理人员普遍未受过正规的专业教育,缺乏必要知识,不能正确地对费用的开支进行审批,管理人员特别是财务人员学历层次较低,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平时只重视货币资金管理、而忽略各类财产物资管理,造成财产物资内控管理严重不到位,也有一些会计人员虽有一定核算业务水平,但忽视对新业务和新的会计法规的学习,影响决策。

3、内部控制的执行与监督、检查、考核体制不健全

良好的企业内部控制不仅要求制度化,同时应配有相应的检查与考核制度。但有些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与检查流于形式,没有建立一整套的评价考核制度与奖惩制度。此外,企业内部控制的监督体制也不健全,各职能部门、各个岗位之间缺乏必要的协调与监督,导致各种信息不能得到快速传递与交流。

4、成本与效益影响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发挥

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各种内部控制制度的关系,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和物力,较高成本的投入,内部控制的效果就会越好,根据管理的成本效益原则,当控制成本大于所产生的效益时,可能会放弃相应的控制措施,不能有效地控制一些不合理甚至是舞弊。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