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是『创作驱动灵感』还是『灵感驱动创作』?

求职招聘网 2023-08-15 11:33 编辑:admin 99阅读

一、艺术设计是『创作驱动灵感』还是『灵感驱动创作』?

感谢邀请。

这个题目首先让我想到了Donald A. Norman认为的产生不尽如人意的设计的三个原因:

  • 将审美摆在第一位
  • 设计师在为自己做设计
  • 设计师为那些并非是最终用户的客户做设计

然后我会把题目中的艺术设计精简成设计。因为可以导致一些潜在的误解:一是混淆概念,认为设计就是艺术,艺术就是设计。这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当然可以对等转化,但本质上不可以混淆;二是强调艺术性弱化了设计功能性,认为设计是一种形式,主要负责展现(艺术般的)美。艺术可以完全随心,无需考虑他人,可以是艺术家一方的创作。但设计应该是把用户的需求作为前提放在首位,在创造功能特性的同时兼具(艺术的)美观特性。设计是包含了用户,客户,设计方三方的带有目的导向的行为和结果。

所以设计首先需要的是动机,动机应该基于用户的需求,综合客户方的要求和设计师的专业技能,在这个大前提下,设计过程里的创作和灵感的驱动,可以有多种路径可走:

  1. 创作驱动灵感 (Inspired by doing)
  2. 灵感驱动创作 (Inspiration-based prototyping)
  3. 上述两种,迭代回旋相互驱动(An iterative creating process)

题目是一个二选一的假设,但我认为在真正进行设计的时候,可以是前者,也可以是后者,更多的情况下,设计过程会有好几个阶段,两者并非线性导向,而是往复交替进行的。

以上,抛砖引玉,欢迎补充,指正。

二、送别的创作方式?

《送别》全词主要运用了象征的艺术手法。

表达效果:将自己内心世界的复杂感受凝缩融汇在“白云无尽时”这一幅自然画面之中,从而达到了“拈花一笑,不言而喻”,寻味无穷的艺术效果。

《送别》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全诗如下:

下马饮君酒, 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 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 白云无尽时。

这是首送友人归隐的诗,采用问答的方式从友人口中说出归隐的原因,也表现了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诗人对友人关切爱护,既劝慰友人又对友人的归隐生活流露出羡慕之情,说明诗人对自己的现实也不很满意。全诗语言看似平淡无奇,但最后两句却顿增诗意,可谓词浅情深,蕴含着不尽的意味。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开元十九年(731年),王维状元及第。

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

三、传统话剧创作方式?

一、新时期话剧创作对传统戏曲题材的借鉴

我国传统戏曲的题材内容极为丰富,既有取材于现实生活,也有从历史典籍和历史传说提炼加工而来,也有直接取材于文学作品的。无论是传统诗文,还是话本传奇,都是我国戏曲取之不尽的创作题材。新时期的话剧也不例外,对传统戏曲题材的借鉴主要体现如下:

(一)直接改编传统戏曲剧本

(二)话剧创作取材于艺人生活

二、新时期话剧创作对传统戏曲艺术手法的借鉴

新时期话剧创作对传统戏曲艺术手法的借鉴,主要体现在话剧舞台创作中对传统戏曲元素的运用及创新

四、屈原创作方式?

屈原作品充满浓厚的浪漫主义与地方色彩,“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吸收神话传说素材,感情激越,热烈奔放,多写个人情志与想像,想像丰富,善用比兴与夸张手法。

语言运用上,屈原作品突破诗经格式,运用“兮”、“些”、“只”等虚助词,加强节奏感和音乐感,并常见双声叠韵、对仗与叠字。

屈原作品富于忠君爱国思想,斥责小人祸国,怨恨君主昏庸,具有振兴楚国的抱负,热切追求理想,甘愿以身殉国。屈原作品表现出个人品格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执著理想,独善其身,坚贞不屈,态度毫不妥协。

五、漫画的创作风格,创作方式是什么?

漫画的表现手法有写实漫画、、对比手法、不谐调的手法、相似的手法、愚昧、幼稚的手法、“颠倒”的手法、漫画速写手法、反话正说、错误判断手法、语双关手法、聪明、机智的手法、夸张手法、比喻法、推理表现法、比拟手法、荒诞的手法、寓意漫画等等创作风格,创作方式是自成一家的,各有各的创作风格和方式,没有统一的定义.

六、哪些艺术创作方式属于二度创作?

戏剧、电影等都属于二度创作,是在文学剧本(一度创作)的基础上再加工,再创造。实现二度创作。

七、清明上河图的创作方式和创作流程?

清明上河图是宋朝画家张责端。画出的宋朝清明时节都城的影色。(现在河南开封市)

八、毛笔书法作品创作方式?

我的作品常是横幅四个或五个大字如 福寿康宁左边落款

九、格林童话的创作方式?

《格林童话》是由德国语言学家雅可布·格林和威廉·格林兄弟收集、整理、加工完成的德国民间文学。

《格林童话》里面约有200多个故事,大部分源自民间的口头传说,其中的《灰姑娘》、《白雪公主》、《小红帽》、《青蛙王子》等童话故事较为闻名。

它是世界童话的经典之作,自问世以来,在世界各地影响十分广泛。格林兄弟以其丰富的想象、优美的语言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个神奇而又浪漫的童话故事。在国内,日本,中国台湾也有根据《格林童话》创作的故事集。

十、什么是电影的创作方式?

1、确立情节主线

情节主线:围绕作品的主题及主要人物,设置的一条贯穿全片的情节线。它应该简单明了,一句话或几句话便可以概括。

2、设置情节副线

情节副线:围绕作品主题及人物(主要人物或次要人物),设置的一条或数条情节线。它是为配合情节主线而设置赌东道情节线。目的是为了使情节线更加出色有力,使整个影片的内容更加丰富好看。

3、设置情节段落

情节段落:一个相对独立、相对完整的包含一连串戏剧性动作的剧作单元(一场戏)

情节段落在影片中的作用:

(1)一连串的情节段落是一部电影剧本的故事骨架和情节核心。

(2)设置情节段落的目的在于使整部影片情节紧凑,人物集中,故事不散。

(3)情节段落是以情节主线为核心,进行设置的。

(4)每一个情节段落一般也有开头、发展、结尾,也有它的情节点1、情节点2、情节点3(即小情节点1、小情节点2、小情节点3)。

(5)每个情节段落的“落点”往往是“小情节点3”,而它的起点则可以不是小情节点。

(6)具体在一个情节段落中,它可以单纯表现情节主线的内容,但是更多的情况是:情节主线内容之外,插入情节副线或其它内容,起到缓冲、调剂及丰富影片内容的

情节段落的主要特征和它的主要剧作功能

(1)一部影片的情节段落是整个影片故事的主干。

(2)情节段落的设置,使影片的情节紧凑集中。

(3)情节主线是情节段落中的主要内容。

(4)每个情节段落内部也有它的内在章法,也有它的起承转合和情节点系列。

(5)情节段落中,情节主线与情节副线相互配合和巧妙呼应。

4、建立卡片系统

在写第一稿之前,先建立影片的卡片系统。

每张卡片的写法是:写出一个场景的内容核心(每张卡片不是写一个情节点)。

卡片系统的最大的优点是他的灵活性。

建立卡片系统应注意的问题:

(1)每张卡片记录一个场景的内容核心。

(2)先建立情节主线卡片,然后再建立情节副线卡片和其他卡片。

(3)先写下你最满意的“卡片眼”。“卡片眼”犹如龙的眼睛给龙的精神和生命。

(4)写下“情节点1”、“情节点2”、“情节点3”。特别是“情节点3”的书写要花大力气。

(5)设置好各个情节点。

(6)建立好卡片系统后,注重卡片的顺序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