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的价值和意义在哪?

求职招聘网 2023-08-08 14:47 编辑:admin 256阅读

一、金融的价值和意义在哪?

推荐看《金融的逻辑》一书,陈志武著,深入浅出。陈教授的观点,金融就是跨时间、空间的价值交换。

二、金融界认可西南财经吗?

除了 北京、上海,其他地区的认可度还是可以的。

毕竟北京的金融机构里面都是人大、对外经贸、中央财经霸占了,其他财经院校都没有地域优势,哪怕上财也要逊色一筹;上海的金融机构里面以复旦、上财、交大为主,浙大、南大、东南,附近高校太多了,西南财经也不够看。但是到广深就完全没问题了啊,毕竟这边除了中山大学,其他的学校985 211就说的过去了

在西南地区,重庆成都认可度就不低了,基本上大部分系统里面的人员主力还是西南财大

三、请问金融行业真的非常吸血吗?金融行业真的创造价值然后榨干价值?

谢邀,金融是服务业,金融创造的价值和实体经济创造的价值看起来是不同的。

实体经济创造的价值,看得见摸得着,比较容易得到承认。就算是互联网,看起来比较虚,但是好歹也有图片、文字这些消费者可以感知的东西作为后盾。但是金融创造的价值似乎就是以钱生钱的游戏,其实则不然。

长期来看,没有人能够跑赢市场,这句话是对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是个人都可以在金融市场里面赚钱,更不意味着基金经理、操盘手是吃干饭的。事实上,“没有人能够跑赢市场”是均衡的结果,而不是天然的事实,是无数优秀的人不断的进行资产的优化组合和竞争,从而导致的结果是没有人长期能跑赢市场。在跑的过程中,从业人员为自己、为金融业创造的价值,自然是赚的利润,但是他们为社会创造的价值其实并不在于此,而在于这个竞争的过程本身——无数的基金经理、操盘手和散户在金融市场上绞尽脑汁的逐利行为,客观上也优胜劣汰了这些金融资产背后的实业,同时也优化了资源的分配。

比如亚马逊,这个账面连续亏损了20年的企业,能够一直得到投资人的支持到今天,没有高度发达的金融体系的时候可能么?摊子恐怕都铺不开就因为资金链断裂而暴毙了。再比如诺基亚和黑莓,如果没有现代金融,它们还会用过时的技术、凭借着自己强大的积累,在手机市场上占据优势地位很久。但是iPhone一出,因为证券市场的暴跌,诺基亚和黑莓迅速的衰落、下滑,而苹果也从手机行业的局外人短短几年一跃成为业内举足轻重的大佬。

这些都是金融创造的价值,如果你的产品被看好,哪怕仅仅是前景,金融市场可以让你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大量的资源接踵而来,让你可以跳过发展的瓶颈期,迅速的发展壮大起来,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而如果你过时了不受欢迎了,社会资源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就会纷纷离你而去,就让你一个跟头栽到底。如此快的节奏,这个时代的公司是没有以前百年老店那种家大业大的底气的。

这就回到了一个最基础的问题:每时每刻,我们这个世界上都有巨量的闲置资金,也有巨量的资金需求嗷嗷待哺。如何让这些闲置的资金和需求配对呢?目前我们的解决方案就是通过金融市场的竞争来实现的。金融业以钱生钱的背后,是资源向着最优化配置的流动以及资源分配的巨大改进。如果非要用吸血来形容,那就是金融行业是既造血,又吸血,但是整体来说造的远远要比吸的多。

或许在未来,一个超级电脑能够消灭目前金融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金融摩擦等对效率造成损失的因素,从而代替现在的金融市场来更加有效的分配资源,但是在目前,我们并没有发现有更好的机制能够取代现在的金融体系。

四、不同金融牌照分别有什么价值?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这里主要为你介绍中国最有价值的五大类金融牌照。

一、民营银行牌照

据相关数据统计,民营银行五年后市场份额将达到5-10%,进一步加剧银行业竞争,所以这个牌照会一直抢手。

二、第三方支付牌照

第三方支付牌照历来兵家必争,这是“互联网金融”的代名词。

这里介绍三类第三方支付牌照:

网络支付 预付卡的发行与受理 银行卡收单。

三、融资租赁牌照

融资租赁应是前海最热门的牌照,前海要打造珠三角融资租赁产业基地,在2020年实现前海融资租赁企业实现千亿的规模,所以这个牌照会至关重要。

四、小额贷款牌照

深圳1号文出台给小贷行业提供了多项优惠政策支持,表明了对民间金融业尤其是小贷行业的支持的态度。

五、商业保理牌照

目前国内应收账款大约有20万亿以上,我们可以看到商业保理牌照的价值。

以上回答,供您参考,希望可以帮到您

如果您对金融牌照有任何疑问,欢迎您与我们共同探讨

五、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或银行与国际金融?

本人上财金融学院应届毕业生。回答如下:大学入学时统招为金融学,到大三初会分具体专业,有公司金融、金融工程、保险学、信用管理等等,成绩特别好还可以进金融实验班,偏学术的班级。国金偏国际方向,很多课本都是英文的,对英语能力有一定要求,上的课程也和金融学不太一样。就业方向的话,无论是金融学下的什么专业,都无所谓,保险学照样可以进证券,关键看个人能力。国金我就不太了解了。

六、股市财经电台排行榜谁知道?

我也是股民,下载了很多电台APP,总结下大致排名:

第一名:股市小情人

第二名:大霄说市

第三名:谈股论金

第四名:股市大家谈

第五名:一股定乾坤

七、本科金融,想做财经记者,考研坚持金融专业还是新闻与传播专业?

作为一个财经媒体的媒体人,我想对你说的是,在做决定之前一定要对你现在认为自己喜欢的职业或工作有深入的了解。不仅要做自己最喜欢的最感兴趣的工作,更要做自己最擅长的工作。财经记者分为很多种,有专门做数据分析的,也有做上市公司报道的,更有专门深度解读财经政策以及最新市场发展趋势的,要看你自己所学的专业以及自己最擅长的是什么。

例如你本科学的是金融,金融领域又分了很多种,你最擅长的是什么?是数据分析?还是什么,要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定位。

其次,即便是特别喜欢从事财经记者,你要考虑自身的条件是否足以应对财经媒体高度紧张忙碌的工作状态。记者是一个不下班的职业,要对未知的事物或新鲜的事情永远充满好奇心和敏锐度,要能够善于归纳总结甚至是很好地的逻辑思维的能力。

另外,记者其实是一个实操要求很高的职业,并非仅有理论就能够应对的,要能够不断培养自己的社会实践的能力,要有很清晰的思路和敏锐的观察力。

可能扯得有点远了,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你,很多优秀的记者其实都不是学新闻专业出身的,反倒是一些非新闻专业的毕业生,在从事新闻工作的过程中显现出了非常强的工作能力。关键是要看你是否适合做记者,不要为了一个自己还未真正了解的职业梦想而放弃了可能更加美好的未来。总而言之,在做决定前,最好去媒体实习一下,了解了解什么是真正的财经媒体,什么是记者的工作内容,这样,或许你在做选择的时候会更加的从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八、互联网金融平台排行榜前十?

互联网金融Top100榜单,27家独角兽上榜

九、考上上海财经大学金融硕士有多难?

也不是很难,一是它的分数线从历年来看并不算特别高,跟清北复交不是一个档次;二是学校正在扩招,未来招生人数更多;三是考试本身难度也不是太大,而且有章可循,只要把握它的考试风格备考得法,哪怕是跨考也有希望上。

当然,在大多数人心目中,上海财经大学金融专硕难度是比较大的,毕竟是金融一流名校,报考人数众多,竞争激烈。作为著名的 211 和双一流,上财是位于金融中心上海的硬核财经类院校,金融是其王牌专业,毕业生的去向也主要集中于金融业,在上海及东南沿海地区就业非常好,所以收受到相当多考生的青睐。

衡量心仪院校和专业的上岸难度,一般首先看分数线与报录比,即最终录取人数与报考人数的比值,看看都有多少人当了分母。

一、分数线

在金融知名院校中,分数线档次可划分如下:

400 以上:超难,如清华、复旦、人大

390 以上:难,如南开

380-390:较难,如对外经贸、浙大

370-380:有点难,如西南财经,中南财经政法

360-370:不难,东北财经、山东财经等

上财金融专硕整体差不多在 380-390 一档。

这里先给你推荐一个我考研参加的「高性价比金融专硕择校讲座」,推荐大家将同一档次的几家学校横向比较下再决定。这个课程会分析近三年各高校的报录比,考情,难度,主要知识点等,干货含量极高!授课老师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等金融 TOP 名校,并且持有 CPA/CFA/FRM 等业内王牌证书,实力保证!

最关键的是!!!本课程全程免费,扫码添加课程小助手就行,学生党还可以免费领取各类 431 资料(教材、历年真题解读、热乎的备考经验等等,下图展示部分资料),瞬间节省大把时间!!!

回到上财本身,该校金融专硕有 5 组方向,每组分数线有所不同,难度也不尽相同。

比如说,今年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A 组 381 分、B 组 383 分、C 组 383 分、D 组 384 分、E 组 360 分;经济学院 A 组 374 分;最新推出的首席经济学家 370 分。

个人觉得上财分数线不算特别高,还可以,有的方向只比国家线高一点。可以好好研究选择适合自己的组别。

A 组:旨在培养具备从事金融管理、信用管理、互联网金融管理、风险管理等方面工作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竞争力的新型专门人才,适合不怕数学的同学。A 组报的人最多,历年来也是最难考的。

B 组:旨在培养学生在金融、计算机和统计方面的交叉复合研究能力,比较适合理工类考生跨考。

C 组:旨在培养应用型高层次金融专门人才,考 396 经济类联考,对数学要求最低。

D 组、E 组:提供更多国际交流机会、海外课程,但学费也更贵。适合家庭条件比较好,有留学意向的同学。其中 E 组分数线最低,相对好上岸。

金融计量:旨在培养金融计量分析和研究的高端复合型应用人才,也需要数学基础好。

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不接受统考生,就不用考虑了。

二、报录比

有个好消息是,上财金融专硕正在扩招,以后招生人数会更多。

这是 2022 年上海财经大学金融专硕的报录情况:

其中最终录取的人数比计划招生的人数基本都有所增加。

可以看到各金融专硕的报录分化也是比较悬殊的,竞争最激烈的是 A 组,报录比为 18.13:1,往年也是它最热门,可以说难度较大。

D 组今年报考人数创新高,分数线也特别高,倒是挺意外的。

E 组报录比最低,为 4.46:1,而且复试 0 淘汰。竞争相对比较小,还可以拿双学位,从容易上岸的角度来讲很理想。弊端就是费用高,另外要求雅思/托福成绩。

金融计量是招生人数最多的方向,现在报考人数也增加了,向 A 组逼近,竞争日趋激烈。

综上,我认为上财还是一个对考生比较友好的院校,也是高性价比院校。

三、考试难度

其实考题本身难度不算大,每年题目有很多的重复,如果多做真题,很可能就能碰到面熟的题目,哪怕是计算题……

专业课备考方面,上财是不指定参考书的,这样反而需要在专业课更多花时间,广泛阅读,多做题练习,扎扎实实提升综合水平。

如果想提升复习效果,推荐品职教育专门针对金融专硕的免费课程 431 上岸营,因为品职教育一直深耕金融财会领域,比其他考研机构更垂直。经验丰富的机构创始人主讲,从择校到规划到备考,全过程答疑解惑,包括定位高性价比院校,讲解各名校的定向参考教材,解析各校的高频考点、定向真题和难点。全免费还有资料可以领取,对于金融考生来讲很值得一听。

专业课考试特点:

上财的考卷以客观题为主,没有简答题,没有记忆性的考察,所以备考时应该以理解为主,不靠背诵。上财也有一些自己的小喜好,比如喜欢深入考察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部分。

考试题型:

单选题:30 小题,每题 2 分,共计 60 分;

计算题:5 小题,每题 10 分,共计 50 分;

论述题:4 小题,每题 10 分,共计 40 分。

参考书目

因为不指定专业课参考书。根据历年真题及考试大纲等,以下 4 本为必须:

货币金融学》戴国强,《国际金融学》奚君羊,《公司金融学》郭丽虹,《投资学教程》教材编写组的版本。

其他还推荐:

《公司理财》罗斯,《金融市场学》张亦春,《国际金融新编》姜波克,《金融机构与风险管理》陈选娟

复试

今年是线上复试,每人时长 20 分钟左右,只有计量方向需要加线下笔试。上财复试是有难度的,问到的问题非常灵活多变,不好预测,也是考察综合能力为主。需要考生尽可能不留死角的全面梳理知识点,并能形成自己的逻辑链条。

最后说几点建议:

1.能选名校还是尽量选名校。不要因为容易上岸而选烂校。金融行业是特别注重学历和背景的,要实现好工作好待遇的目标,清华、北大、复旦、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这几所金融专业最顶尖的学校是首选。其次西南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将来名校就是你的金字招牌。

2.实在难度大,选择好学校的相关专业,竞争相对小的专业。因为在金融这个行业,是学校>专业。如果有同学觉得自己基础差,时间紧,等等,总之就是报考上财的金融专硕实在没有希望,但是未来还是想进入金融行业的,可以考虑上财的国商、资产评估等等一些经管类的硕士,这样会容易一些。

3. 选定目标后一定要多研究该校,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经过审慎择校确定目标以后,要全方位透彻了解它如何招生,考什么怎么考等细节,有的放矢的复习。最好提前两年开始准备,做好全盘规划。

至于要不要报班,我觉得公共课可以不报,英语、政治网上资源不少,再买点书差不多了,花钱有限。都是那些东西,一般都可以利用网上资源自学。

专业课不一样,各个学校自主出卷,风格千差万别,有的不考客观题,有的客观题为主,有的爱考热点,有的不考热点,有的从不超纲,有的经常超纲……各有自己特点,可能还是需要有经验的人带一带,帮你了解目标院校的出题模式,给出复习建议,以及怎样作针对性训练。这样能够事半功倍,毕竟金融是个钱景好,竞争大的专业。可以先从免费的培训课程开始。

本文作者:@山海客

十、金融、财经职场人士,应该必备哪些APP呢?

平时多看看财经新闻也能对你的职业有帮助。

给你推荐个财经新闻APP吧,叫【中新经纬】,属于中央媒体,是由中国新闻社创办的。

【权 威】中新经纬作为中央媒体旗下财经新媒体,凭借大量优质原创新闻、富有影响力的线下活动以及国家级通讯社的优势资源,迅速在财经报道领域打造影响力和传播力,在各类财经媒体榜单中名列前茅。

【专 业】中新经纬拥有APP、网站、微信公众号、新浪官方微博等平台,同时通过今日头条、一点资讯、搜狐、网易、新浪、秒拍等十余个主流平台进行内容分发。中新经纬APP7×24小时全天候发布财经新闻,开设要闻、高层、金融、股市、房产等18个精品栏目,每天发布大量原创报道。

【资 质】拥有中国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资质(一类)。

【特色宗旨】以“权威、前瞻、专业、亲和”为特色宗旨,传播财经资讯、解读经济政策、讲述商界故事,打造精英的财经资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