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KPI 服务指标具体指什么?
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ion)即关键业绩指标,是通过对组织内部某一流程的输入端、输出端的关键参数进行设置、取样、计算、分析,衡量流程绩效的一种目标式量化管理指标,是把企业的战略目标分解为可运作的远景目标的工具,是企业绩效管理系统的基础。KPI是现代企业中受到普遍重视的业绩考评方法。KPI可以使部门主管明确部门的主要责任,并以此为基础,明确部门人员的业绩衡量指标,使业绩考评建立在量化的基础之上。建立明确的切实可行的KPI指标体系是做好绩效管理的关键。 KPI法符合一个重要的管理原理——“二八原则”在一个企业的价值创造过程中,在在着"20/80"的规律,即20%的骨干人员创造企业80%的价值;而且在每一位员工身上"二八原理"同样适用,即80%的工作任务是由20%的关键行为完成的。因此,必须抓住20%的关键行为,对之进行分析和衡量,这样就能抓住业绩评价的重心。 ??一、 建立关键业绩指标体系遵循的原则 ??1、 目标导向。即KPI必须依据企业目标、部门目标、职务目标等来进行确定。 ??2、 注重工作质量。因工作质量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但又难以衡量,因此,对工作质量建立指标进行控制特别重要。 ??3、 可操作性。关键业绩指标必须从技术上保证指标的可操作性,对每一指标都必须给予明确的定义,建立完善的信息收集渠道。 ??4、 强调输入和输出过程的控制。设立KPI指标,要优先考虑流程的输入和输出状况,将两者之间的过程视为一个整体,进行端点控制。 ??二、确立KPI指标应把握的要点 ??1、 把个人和部门的目标与公司的整体战略目标联系起来。以全局的观念来思考问题。 ??2、 指标一般应当比较稳定,即如果业务流程基本未变,则关键指标的项目也不应有较大的变动。 ??3、 指标应该可控制,可以达到。 ??4、 关键指标应当简单明了,容易被执行这所接受和理解。 ??5、 对关键业绩指标要进行规范定义,可以对每一KPI指标建立"KPI定义指标表"。? ??三、运用KPI进行绩效考核的难点 绩效管理最重要的是让员工明白企业对他的要求是什么,以及他将如何开展工作和改进工作,他的工作的报酬会是什么样的。主管回答这些问题的前提是他清楚地了解企业对他的要求是什么,对所在部门的要求是什么,说到底,也就是了解部门的KPI是什么。同时,主管也要了解员工的素质,以便有针对性的分配工作与制定目标。 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循环中的一个环节,绩效考核主要实现两个目的:一是绩效改进,二是价值评价。面向绩效改进的考核是遵循PDCA循环模式的,它的重点是问题的解决及方法的改进,从而实现绩效的改进。它往往不和薪酬直接挂钩,但可以为价值评价提供依据。这种考核中主管对员工的评价不仅反馈员工的工作表现,而且可以充分体现主管的管理艺术。因为主管的目标和员工的目标是一致的,且员工的成绩也是主管的成绩,这样,主管和员工的关系就比较融洽。主管在工作过程中与下属不断沟通,不断辅导与帮助下属,不断记录员工的工作数据或事实依据,这比考核本身更重要。 我们从KPI中如果能分析出每个职位的正确定位,那么这些职位上员工的待遇跟他所在的职位是没有关系的。面向价值评价的绩效考核,强调的重点是公正与公平,因为它和员工的利益直接挂钩。这种考核要求主管的评价要比较准确,而且对同类人员的考核要严格把握同一尺度,这对于行政服务人员、一线生产人员比较好操作。因为这种职位的价值创造周期比较短,很快就可以体现出他们的行动结果,而且,标准也比较明确,工作的重复性也较强。但对于职位内容变动较大,或价值创造周期较长的职位来说,这种评价就比较难操作。 ? 企业绩效评估经常遇到的一个很实际的问题就是,很难确定客观、量化的绩效指标。其实,对所有的绩效指标进行量化并不现实,也没有必要这么做。通过行为性的指标体系,也同样可以衡量企业绩效。 ---企业关键业绩指标(KPI:Key Process Indication)是通过对组织内部流程的输入端、输出端的关键参数进行设置、取样、计算、分析,衡量流程绩效的一种目标式量化管理指标,是把企业的战略目标分解为可操作的工作目标的工具,是企业绩效管理的基础。KPI可以使部门主管明确部门的主要责任,并以此为基础,明确部门人员的业绩衡量指标。建立明确的切实可行的KPI体系,是做好绩效管理的关键。 ---确定关键绩效指标有一个重要的SMART原则。SMART是5个英文单词首字母的缩写:S代表具体(Specific),指绩效考核要切中特定的工作指标,不能笼统;M代表可度量(Measurable),指绩效指标是数量化或者行为化的,验证这些绩效指标的数据或者信息是可以获得的;A代表可实现(Attainable),指绩效指标在付出努力的情况下可以实现,避免设立过高或过低的目标;R代表现实性(Realistic),指绩效指标是实实在在的,可以证明和观察;T代表有时限(Time bound),注重完成绩效指标的特定期限。 ---建立KPI指标的要点在于流程性、计划性和系统性。首先明确企业的战略目标,并在企业会议上利用头脑风暴法和鱼骨分析法找出企业的业务重点,也就是企业价值评估的重点。然后,再用头脑风暴法找出这些关键业务领域的关键业绩指标(KPI),即企业级KPI。 ---接下来,各部门的主管需要依据企业级KPI建立部门级KPI,并对相应部门的KPI进行分解,确定相关的要素目标,分析绩效驱动因数(技术、组织、人),确定实现目标的工作流程,分解出各部门级的KPI,以便确定评价指标体系。 ---然后,各部门的主管和部门的KPI人员一起再将KPI进一步细分,分解为更细的KPI及各职位的业绩衡量指标。这些业绩衡量指标就是员工考核的要素和依据。这种对KPI体系的建立和测评过程本身,就是统一全体员工朝着企业战略目标努力的过程,也必将对各部门管理者的绩效管理工作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指标体系确立之后,还需要设定评价标准。一般来说,指标指的是从哪些方面衡量或评价工作,解决“评价什么”的问题;而标准指的是在各个指标上分别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水平,解决“被评价者怎样做,做多少”的问题。 ---最后,必须对关键绩效指标进行审核。比如,审核这样的一些问题:多个评价者对同一个绩效指标进行评价,结果是否能取得一致?这些指标的总和是否可以解释被评估者80%以上的工作目标?跟踪和监控这些关键绩效指标是否可以操作?等等。审核主要是为了确保这些关键绩效指标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被评价对象的绩效,而且易于操作。 ---每一个职位都影响某项业务流程的一个过程,或影响过程中的某个点。在订立目标及进行绩效考核时,应考虑职位的任职者是否能控制该指标的结果,如果任职者不能控制,则该项指标就不能作为任职者的业绩衡量指标。比如,跨部门的指标就不能作为基层员工的考核指标,而应作为部门主管或更高层主管的考核指标。 ---绩效管理是管理双方就目标及如何实现目标达成共识的过程,以及增强员工成功地达到目标的管理方法。管理者给下属订立工作目标的依据来自部门的KPI,部门的KPI来自上级部门的KPI,上级部门的KPI来自企业级KPI。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每个职位都是按照企业要求的方向去努力。 ---善用KPI考评企业,将有助于企业组织结构集成化,提高企业的效率,精简不必要的机构、不必要的流程和不必要的系统。 如何提取关键业绩指标KPI? 键业绩指标(KPI)是定期衡量各岗位员工重要工作完成情况的考核指标,它不仅是考核指标当中的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也对绩效考核起着一个重要的导向性作用。因此,如何制定科学的KPI指标,是绩效考核有效性的一个重要前提和保证。 一般而言,制定关键业绩指标(KPI)应当遵守以下几个原则: 1、少而精原则:KPI的制定应体现20/80原则,即:KPI总和应能反映被考核者80%以上的工作成果;被考核者的KPI最好不超过10个; 2、结果导向原则:KPI主要侧重于对被考核者工作成果的考核; 3、可衡量性原则:KPI应具备可衡量性,应当有明确可行的考核方法和考核标准; 4、可控性原则:KPI均应是被考核者可控制的或能够产生重大影响的指标; 5、一致性原则:KPI与公司战略目标保持一致,其实现有助于公司的战略目标实现。 KPI指标的制定过程是一个上下级不断反复沟通的过程,在KPI制定完成之后,应对其进行检验,并对不符合以上原则的KPI重新进行修正。对于少而精原则、结果导向原则、可衡量性原则和可控性原则,检验的操作性较强,而对于一致性原则,相对而言,其操作性较弱,但它却是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因为KPI考核的精髓就是它提出了企业绩效指标的设置必须与企业战略挂钩,其“关键”两字的含义即是指在某一阶段一个企业战略上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这就要求在制定KPI的过程中,应当从企业的战略目标出发,运用科学的方法,将企业的战略目标进行分解,激励所有员工力往一处使,真正地发挥绩效考核的作用,从而克服检验起来操作性差的缺点。 因此在这里,笔者建议运用平衡积分卡对企业的战略目标进行分解,并从中提取相关的KPI,以真正的实现企业的战略落地。 平衡积分卡是一个战略工具,它从财务、客户、内部运营及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对企业的战略目标进行分解,并在分解的过程中,将“平衡”系统性的贯穿于整个过程当中,注重于财务与非财务、长期与短期、前置与滞后以及内部与外部的平衡。同时平衡积分卡的各个指标间实际上是一个因果关系,它们之间相互支持、相互依赖,从而克服了传统KPI制定方法中没有为公司的绩效考核提供一个去关注各个相关利益方的平台。 下面以如何为某企业制定部门经理年度KPI为例,简单的阐述一下提取KPI的过程: 首先,应用平衡积分卡,对企业的战略目标进行初步分解,找出驱动战略实现的关键驱动因素; 其次,在战略目标分解的基础上,应用战略分解矩阵,将各关键驱动因素落实到各个部门头上,其目的是明确各部门的年度工作重点。 第三、根据年度工作重点,结合各部门经理职责,填写各部门经理的年度工作计划表,在年度工作计划表中,应当列示出工作任务、工作的时间进度和具体措施、预计成果描述、所需资源支持等各相关内容。 最后,在年度工作计划表中,关注其预期成果,并从中提取各部门经理的年度KPI。 通过这样的一个过程,将企业的战略目标分解到各部门经理的头上,从而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往下传递。 在提取KPI的过程当中,还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部门经理KPI的制定过程虽然主要是来自基于平衡积分卡的分解,但它不可能覆盖被考核者所有的工作业绩,因此,在制定KPI的过程中,也要结合被考核者的工作职责进行提取; 第二、对于考核周期较长如年度的KPI,其基于平衡积分卡的分解会多一些,而来自于个人的工作职责相对而言会少一些;对于考核周期较短如月度的KPI,则相反; 第三、KPI按其性质可分为定性KPI和定量KPI两种情况。对于定量指标,可以分别设定努力值、基准值和底限值三个不同的指标,并通过设计相应的公式将实际的工作成果转化为考核得分;对于定性指标,可以采用关键事件法、行为锚定法等方法制定评分标准。 第四、 绩效管理是一个完整并且不断进行的循环,包括绩效计划、绩效实施、绩效考核、绩效反馈四个环节,而沟通贯穿于这整个过程当中,KPI的制定过程也不例外,只有考核者与被考核者都认同的KPI才能有效的起到绩效考核的作用
二、生产管理最基本的KPI指标是什么?
kpi(keyperformanceindication)即关键业绩指标,是通过对组织内部某一流程的输入端、输出端的关键参数进行设置、取样、计算、分析,衡量流程绩效的一种目标式量化管理指标,是把企业的战略目标分解为可运作的远景目标的工具,是企业绩效管理系统的基础。kpi是现代企业中受到普遍重视的业绩考评方法。kpi可以使部门主管明确部门的主要责任,并以此为基础,明确部门人员的业绩衡量指标,使业绩考评建立在量化的基础之上。建立明确的切实可行的kpi指标体系是做好绩效管理的关键。
kpi法符合一个重要的管理原理——“二八原则”在一个企业的价值创造过程中,在在着"20/80"的规律,即20%的骨干人员创造企业80%的价值;而且在每一位员工身上"二八原理"同样适用,即80%的工作任务是由20%的关键行为完成的。因此,必须抓住20%的关键行为,对之进行分析和衡量,这样就能抓住业绩评价的重心。
??一、建立关键业绩指标体系遵循的原则
??1、目标导向。即kpi必须依据企业目标、部门目标、职务目标等来进行确定。
??2、注重工作质量。因工作质量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但又难以衡量,因此,对工作质量建立指标进行控制特别重要。
??3、可操作性。关键业绩指标必须从技术上保证指标的可操作性,对每一指标都必须给予明确的定义,建立完善的信息收集渠道。
??4、强调输入和输出过程的控制。设立kpi指标,要优先考虑流程的输入和输出状况,将两者之间的过程视为一个整体,进行端点控制。
??二、确立kpi指标应把握的要点
??1、把个人和部门的目标与公司的整体战略目标联系起来。以全局的观念来思考问题。
??2、指标一般应当比较稳定,即如果业务流程基本未变,则关键指标的项目也不应有较大的变动。
??3、指标应该可控制,可以达到。
??4、关键指标应当简单明了,容易被执行这所接受和理解。
??5、对关键业绩指标要进行规范定义,可以对每一kpi指标建立"kpi定义指标表"。?
??三、运用kpi进行绩效考核的难点
绩效管理最重要的是让员工明白企业对他的要求是什么,以及他将如何开展工作和改进工作,他的工作的报酬会是什么样的。主管回答这些问题的前提是他清楚地了解企业对他的要求是什么,对所在部门的要求是什么,说到底,也就是了解部门的kpi是什么。同时,主管也要了解员工的素质,以便有针对性的分配工作与制定目标。
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循环中的一个环节,绩效考核主要实现两个目的:一是绩效改进,二是价值评价。面向绩效改进的考核是遵循pdca循环模式的,它的重点是问题的解决及方法的改进,从而实现绩效的改进。它往往不和薪酬直接挂钩,但可以为价值评价提供依据。这种考核中主管对员工的评价不仅反馈员工的工作表现,而且可以充分体现主管的管理艺术。因为主管的目标和员工的目标是一致的,且员工的成绩也是主管的成绩,这样,主管和员工的关系就比较融洽。主管在工作过程中与下属不断沟通,不断辅导与帮助下属,不断记录员工的工作数据或事实依据,这比考核本身更重要。
我们从kpi中如果能分析出每个职位的正确定位,那么这些职位上员工的待遇跟他所在的职位是没有关系的。面向价值评价的绩效考核,强调的重点是公正与公平,因为它和员工的利益直接挂钩。这种考核要求主管的评价要比较准确,而且对同类人员的考核要严格把握同一尺度,这对于行政服务人员、一线生产人员比较好操作。因为这种职位的价值创造周期比较短,很快就可以体现出他们的行动结果,而且,标准也比较明确,工作的重复性也较强。但对于职位内容变动较大,或价值创造周期较长的职位来说,这种评价就比较难操作。
?
企业绩效评估经常遇到的一个很实际的问题就是,很难确定客观、量化的绩效指标。其实,对所有的绩效指标进行量化并不现实,也没有必要这么做。通过行为性的指标体系,也同样可以衡量企业绩效。
---企业关键业绩指标(kpi:keyprocessindication)是通过对组织内部流程的输入端、输出端的关键参数进行设置、取样、计算、分析,衡量流程绩效的一种目标式量化管理指标,是把企业的战略目标分解为可操作的工作目标的工具,是企业绩效管理的基础。kpi可以使部门主管明确部门的主要责任,并以此为基础,明确部门人员的业绩衡量指标。建立明确的切实可行的kpi体系,是做好绩效管理的关键。
---确定关键绩效指标有一个重要的smart原则。smart是5个英文单词首字母的缩写:s代表具体(specific),指绩效考核要切中特定的工作指标,不能笼统;m代表可度量(measurable),指绩效指标是数量化或者行为化的,验证这些绩效指标的数据或者信息是可以获得的;a代表可实现(attainable),指绩效指标在付出努力的情况下可以实现,避免设立过高或过低的目标;r代表现实性(realistic),指绩效指标是实实在在的,可以证明和观察;t代表有时限(timebound),注重完成绩效指标的特定期限。
---建立kpi指标的要点在于流程性、计划性和系统性。首先明确企业的战略目标,并在企业会议上利用头脑风暴法和鱼骨分析法找出企业的业务重点,也就是企业价值评估的重点。然后,再用头脑风暴法找出这些关键业务领域的关键业绩指标(kpi),即企业级kpi。
---接下来,各部门的主管需要依据企业级kpi建立部门级kpi,并对相应部门的kpi进行分解,确定相关的要素目标,分析绩效驱动因数(技术、组织、人),确定实现目标的工作流程,分解出各部门级的kpi,以便确定评价指标体系。
---然后,各部门的主管和部门的kpi人员一起再将kpi进一步细分,分解为更细的kpi及各职位的业绩衡量指标。这些业绩衡量指标就是员工考核的要素和依据。这种对kpi体系的建立和测评过程本身,就是统一全体员工朝着企业战略目标努力的过程,也必将对各部门管理者的绩效管理工作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指标体系确立之后,还需要设定评价标准。一般来说,指标指的是从哪些方面衡量或评价工作,解决“评价什么”的问题;而标准指的是在各个指标上分别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水平,解决“被评价者怎样做,做多少”的问题。
---最后,必须对关键绩效指标进行审核。比如,审核这样的一些问题:多个评价者对同一个绩效指标进行评价,结果是否能取得一致?这些指标的总和是否可以解释被评估者80%以上的工作目标?跟踪和监控这些关键绩效指标是否可以操作?等等。审核主要是为了确保这些关键绩效指标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被评价对象的绩效,而且易于操作。
---每一个职位都影响某项业务流程的一个过程,或影响过程中的某个点。在订立目标及进行绩效考核时,应考虑职位的任职者是否能控制该指标的结果,如果任职者不能控制,则该项指标就不能作为任职者的业绩衡量指标。比如,跨部门的指标就不能作为基层员工的考核指标,而应作为部门主管或更高层主管的考核指标。
---绩效管理是管理双方就目标及如何实现目标达成共识的过程,以及增强员工成功地达到目标的管理方法。管理者给下属订立工作目标的依据来自部门的kpi,部门的kpi来自上级部门的kpi,上级部门的kpi来自企业级kpi。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每个职位都是按照企业要求的方向去努力。
---善用kpi考评企业,将有助于企业组织结构集成化,提高企业的效率,精简不必要的机构、不必要的流程和不必要的系统。
三、kp指标使用技巧?
1、 要鼓励增长
KPI强烈传递鼓励增长的信息。几乎所有持续高速增长公司都把精力放在增长的幅度(与历史相比、与行业相比),而不是绝对值。
2:要平衡长短期利益
比如既要有利润指标,也应该有研发投入的指标要求;一个关注短期,一个注重可持续。
3:设定具有挑战性的目标
设置挑战性的目标最大的好处是能够善尽机会,不留遗憾。目标值设置要足够进取,能完成的目标值,都不是好的目标值。
鼓励“勇往直前”而不是“小心谨慎”,目标值根据行业的变化设定定期检讨的机制。
GE案例:GE认为预算制度的讨价还价没有意义,鼓励最大限度发挥员工潜能;杰克.韦尔奇认为:“只有向看似不可能的目标不懈努力,即使没有实现目标,也要比最初预想的好得多”。
在GE晋升最快的员工往往是最勇于挑战自己的员工;而喜欢讨价还价的经理人往往难以成为最优20%的员工。对于做不到的业务负责人,韦尔奇通常要认真分析,如果他确实努力了,也有很多创新,韦尔奇也为他庆贺嘉奖。
4:权重放在需要重点突破的领域
重点关注突破类的指标,而不是维持类的指标。
P&G案例:P&G要求突破类指标的权重超过60%(合计),维持类的指标作为扣分项。
5:差异化地对待高、低绩效员工
引入强制分布,拉开不同业绩表现员工的薪酬差异
数据:80%的持续高速增长公司向低绩效者不发放任何绩效奖金,而其他公司这一数据是50%
IBM案例:IBM与绩效连结的「差异化」奖酬:对于Top 20%的人才给予高调薪、股票期权与训练投资
GE案例:GE每年进行2次绩效评估,将员工分成最好的20%-中坚的70%-最差的10%;让最好的20%员工钱包和精神都得到“充实”;最差的员工没有任何奖金
6: KPI不能代替日常管理
KPI只应该关注最关键的绩效领域,员工取得良好的绩效需要行之有效、尽职尽责的领导艺术,包括持续反馈、绩效辅导和能力开发。
数据:对于“我很满意对于那些我做的不够好的事情的反馈”这个问题,持续高增长公司的员工正面回答的比率比其他类别公司员工高12%
7:指标要精准区分员工业绩
数据:超过80%的持续高速增长公司通常会召开管理层的“校准”会议,通过管理层对每位员工表现的反复研讨,区分员工业绩,来解决目标精准的问题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