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国程序员的学历要求?
业界标杆谷歌公司里,一些团队就有14%的程序员没有相关正式学位。放大到全美来看,67%的编程岗位都是来自非科技类公司,这就意味着编程之外,还需要其他正常商业技能。
从这个角度来看,和焊接工或者木匠一样,编程其实就是一门手艺。是一门任何人都可以在几周或者几个月内稍加学习就具备基础技能的手艺。而且一旦那些刚刚开始的编程菜鸟们靠着这些基本技能混到了第一个工作,此后的职业发展道路上,他们就和其他正规学校出来的程序员同行们获得了相等的机会,只要各凭本事就好。
二、美国程序员下班后做什么?
下班后可能去超市采购食材,回家洗澡做饭,吃完饭玩一会儿游戏,然后睡觉。也可能跟朋友约会,一起去酒吧喝酒
三、国内月薪8k的程序员,有什么渠道能去美国做程序员?
首先,我不知道你为什么提问中带出自己的待遇。我想说,国内行业的程序员平均工资是比这个高的。当然,由于背景的不同,并不能用这个数字来否定你的能力!
但是,我还是建议你多提升自己的能力,至少在程序员的同行们不能处于较低的水平,然后再去考虑美国程序员的事情。你要想好,你为什么选择去国外做程序员,你考虑的因素要有很多。你的外语听说读写,与人沟通的能力,都要过关。
希望你的选择是追求更高,而不是逃避某种境况的理由!
四、美国40多岁程序员能找到工作吗?
美国的程序员可以一辈子专心做技术,他们不存在说,年龄大了就不适合做程序开发了,而国内的行情是不一样的,国内过多地给程序员灌输了30之后必须转行必能只做技术的感念,这样让大部分的程序员都显得比较浮躁,技术好的后来都做了管理了。
五、美国程序员,用什么编程语言最赚钱?
下面是使用18种编程语言的程序员年薪情况:
Erlang: $99,000
Objective-C: $82,000
Pascal: $81,000
C++: $80,000
TCL: $80,000
C#: $79,000
Java: $79,000
Python: $78,000
Perl: $77,000
Ruby: $74,000
COBOL: $73,000
JavaScript: $72,000
ColdFusion: $64,000
Delphi: $64,000
PHP: $64,000
Visual Basic: $64,000
C: $60,000
Haskell: $53,000
下面是按照4类操作系统划分:
GNU/Linux: $86,000
Solaris: $80,000
Microsoft Windows: $55,000
Mac OS X: $51,000
最后是按照应用程序接口划分:
Win32: $86,000
Tcl/Tk: $81,000
Qt: $76,000
GTK+: $75,000
.NET: $71,000 ($75,000 "Visual Studio")
Cocoa: $43,000 ($60,000 "Mac Programming")
六、刚毕业的大学生怎么去美国做程序员?
常见的有 3 条路:
人在中国,直接申请美国公司,成功拿到 offer 后直接进入美国公司。
先加入一家美国公司的中国分部,工作一段时间后找机会内部转到美国分部。
先申请美国学校(通常是硕士项目),利用读书时间找实习再申全职,毕业后留下。
这 3 条路手按照曲折程度排序的,理论上第 1 条路能直线抵达终点,但问题出在签证上。
我当年走的是第 1 条路。那时候 Facebook 的 recruiter 主动找我,问我有没有兴趣面试,面完结果有 offer,那时候 H-1B 还不抽签,所以签了 offer 就能在同一年内到美国开始工作。
这是基于 2012 年 H-1B 不需要抽签的大背景,而不抽签是因为 2008 年经济危机后企业国际招聘人数低于 H-1B 上限。那时候第 1 条路很好走,因为信息不对称大部分人都还没意识到原来还可以直接申美国公司。
当然我那个时候也没意识到,如果不是 recruiter 主动来找我的话,我不太可能主动申请,因为身边没有成功案例。现在大家身边都有这样一些成功案例的,自然就有更多人尝试走第 1 条路,竞争更激烈一些。
第 1 条路最大的障碍在于 H-1B 从 2013 年开始恢复抽签了。如果抽不到,那当年无法入职,这对于绝大多数雇主来说都是不可以接受的,谁愿意保留一个空缺等你一年啊,而且下一年还是要再抽,所以干脆不通过这种渠道招人好了。
现在也就只剩下一些大公司还继续这样招人,这是因为公司足够大,例如说一年招 300 个程序员,有几个因为签证要等下一年,属于合理容错范围内。而且大公司更有可能拥有美国以外的其它国家分部,可以把抽不到签的人先放在那里工作一年,然后就符合 L-1 签证资格了,保证一年后能进入美国工作。
第 2 条路我当年有尝试过,最后没走通,还发现满地是坑。这主要是一家公司的美国和中国分部利益不一致导致的,他们各自有各自的想法。
一家国际公司,它的美国分部和中国分部其实是两家公司。一个人从中国分部转到美国分部,在账面上相当于这个人从中国分部离职了,然后在美国分部入职。那这就产生了一个这样的问题:如果你绩效不好,美国分部为什么想要招你?但如果你绩效很好,那中国分部为什么不想方设法留住你。(理论上,各国分部都是服务于这家国际公司的,应该追求国际公司的利益最大化,但实际上具体的管理人员当然是更关注自己管理的组织的利益。)
走这条路,一开始肯定是加入中国分部。如果加入时就明确表示,自己将来想要到美国的,那就会陷入上述利益不一致的困境。一般来说,能得到美国分部的 offer,往往是因为跟美国分部有合作。美国团队感觉你很厉害,美国老板想要招你,然后通过内部系统看看你在中国分部时的绩效,可能再面试一下你,最后决定发 offer 给你,你就在中国分部辞职了。中国老板可不是不知道这个套路的,因此如果你绩效好的话,中国老板可能就会想方设法避免你轻易得到美国分部的 offer,例如减少你跟美国团队合作的机会,控制你去美国出差的次数。
因此,更好的办法可能是隐瞒自己的动机,说自己死心塌地要留在中国,在所难免才愿意去美国出次差,忍辱负重几年找到好机会突然间改连不认人,接了美国分部的 offer 就把中国分部甩了。不过这不是很符合我的做事风格,所以我不想这样做。
此外还有一种非常看运气的方式来走成这条路,那就是某个跨国部门解散他们的中国分部,且这家国际公司愿意让所有受此影响的中国分部员工搬到美国。一个例子是 Google,当年 Google 在一定程度上类似于解散了多个中国业务,因此大家理论上都有一个美国分部的 offer,想要搬到美国的人都可以搬到美国。另外一个例子是 Microsoft IE Mobile 的中国团队,被解散后大家也都相当于有一个美国分部的 offer,可以搬到美国继续做 IE Mobile。然而这种机会谁能提前预测到呢?所以也就看运气了,跟个人主观努力一点关系都没有。
第 3 条路是留学,主要优势是可以通过 F-1 签证获得 OPT,在一定程度上避开前面说到的 H-1B 抽签的问题。只要是 STEM 专业,大体上就是理工科专业,F-1 签证的 OPT 就可以留在美国工作且利用这段时间抽 3 次甚至 4 次 H-1B,这么多次都抽不到的概率就比较低了。正是因为签证上的优势,使得现在的公司更乐意招能 STEM OPT 的留学生,而不是尝试从海外直接招一个立即需要 H-1B 才能开始工作的人。
七、2016年美国程序员行业高收入还能维持多久?
高收入高水平程序员的高收入还能维持很久。因为这个世界上水平高的程序员太少了。
这个世界只会有越来越多的行业被IT吃掉。过去的IT公司是卖硬件的(英特尔,HP),卖软件的(微软),整合互联网信息的(谷歌),今天的IT公司它可能是个叫车的(Uber),约炮的(Tinder),旅行住宿的(Airbnb)。未来会有更多看起来跟IT没有关系的行业渐渐被一个科技公司变成一个IT行业。这个吃掉的过程需要优质程序员。可能吃着吃着就只需要中级水平的程序员了,但最开始吃的时候,需要优质程序员。
美国科技公司员工收入高这个事情,总是被拿出来反复说。比如题主说了一个普通程序员挣的比零售业一个店长多。这个事情聊起来比程序员的收入本身好玩多了。
首先,不是程序员挣的太多了。是别的行业挣的太少了。你不能盯着程序员的钱包心里鸣不平,你要盯着的,是资本家,lobbyist和华盛顿。美国过去的三十年,是中产被不断fuck up的三十年。是通胀和房价一路向北,中产一路看平的三十年。只不过科技行业因为自身的增长被fuck up的没那么明显而已。今天的湾区再怎么被说是个泡泡,都不及1999夸张。所以不是7万块的程序员挣太多。是五万五的店长挣太少。所以要问程序员的收入能保持多久,就问科技行业的增长能保持多久。然后就回到了前面说的,software is eating the world,而这只是个开始。
说到美国中产的衰败,这也不能全怪华盛顿。你真的以为21世纪是中印为首的发展中国家携手步入发达国家的世纪吗?你错了,21世纪是发达国家被拖入发展中国家的世纪。
其次,一个人的收入,跟他/她自身的水平,一旦跨了行业,就没那么相关了。同样的程序员,同一个地区的,收入大体跟水平成正比。但是程序员跟零售,这个没法比。之前另一个关于应届生IT比机械挣得多那个问题也是犯了这个错误。两个人创造的价值差太远了。这个价值的创造是行业性质决定的,跟水平关系不大。Google在2015年的revenue是75B,员工数不到六万。你算算平均每个人制造多少收入。零售店长实在是不能跟这个比。
往歪了说,这个现象叫什么呢,这个叫资本主义。Will McAvoy是这样解释的(需要翻墙):
https://youtu.be/LPwUsRZHP7Y至于一些行业很辛苦。这个更不能说明问题。产业工人最辛苦,挣的也最少。而且程序员也有相当一部分辛苦的,你去问问那些amazon的。
另外宣扬加班是不对的。工作效率才是正途。我就不昼夜加班,每天定额8-9小时。回到家依然累的跟僵尸一样。因为这8小时实在强度很大。你让我在这个基础上在多榨3小时,那也榨不出几行代码。
第三,一个人的工资除了跟创造的价值有关,还跟就业市场其他的收入有关。湾区别人都发20万,那你开一家公司就算完全不挣钱,也不能只发5,6万。要么咬牙发钱,要么直接关门,这中间并没有太多余地。当然也不绝对。最近medium上有一篇很火的文章(
https://medium.com/startup-grind/i-got-scammed-by-a-silicon-valley-startup-574ced8acdff#.xud299rpi)讲一个人在湾区(个人觉得Santa Clara是南湾骗子最多的地方,中国人一说East Palo Alto就肝颤,其实行骗比打劫可怕多了)一个创业公司被骗的故事。那个故事里的那些可怜的中国H1B程序员们似乎就遭遇了一个既不发钱又厚着脸皮不关门的公司。。。但这是少数情况(,我觉得)。
第四,除了以上这些客观因素,还跟一些更主观的因素有联系。 比如,其中之一,是你谈工资的水平,negotiation的技巧。之二,是老板发钱的意愿。你的水平和你创造的价值和市场平均工资大体决定了一个大的收入区间。但是这个区间之内里你是拿P5, P50还是P90,是你自己的谈判技巧和老板的发钱意愿决定的。有些小公司,老板跟码工是朋友,于是那Ohio这种穷乡僻壤也能一年发30万。反正一年挣了60万然后两个人分掉了。大家高兴就好。多数人在区间里处在什么位置,还是看谈判技巧。这一点程序员们其实都不咋地。
至于各行各业的PhD找不到工作后来纷纷当码农这件事。其实没有那么严重。这些人IQ都足够高,半路出家也不是多大问题。关键是跟程序员的缺口比,这个群体实在太小了。
八、在北美(加拿大,美国)IT程序员是青春饭么?
不是青春饭,即使在北美最快速迭代需要高强度工作的公司,程序员仍然有非常好的career path,而不是像大家想象那样的IT民工。
本人在美国生活八年,工作近六年,在三个一线上市互联网大厂工作过,有大家能想到的知名养老公司,也有野蛮生长的后独角兽公司,美东美西全部呆过,所以对这类问题应该有发言权。
首先,北美,尤其美国工作者本身就享受着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红利,这里无论什么行业,都不存在福报996。固有属性来说,互联网或者软件公司的文化,相比较国内就是比较mild,程序员最累的应该是美西例如硅谷或者西雅图的几家著名的血汗工厂,比如amazon和facebook,但即使在这些有很多指标和pip制度的sweatshop,加班全凭自愿,仍然是有不错的work life balance,我身边的所有朋友,都仍然可以享受生活,冬天滑雪夏天爬山,周末聚会桌游打牌,有家室的带娃没家室的遛狗晒太阳种菜,日子很美。这样的氛围,造成的原因就是公司并不会因为你年纪大,因为你脑速变慢了而把你优化开除,所以大家并不用那么地内卷拼命,因为即使到了35岁仍然是职业生涯的前中期,后面仍然有20多年的职业生涯在等着自己去进步。
再举个例子,我之前的雇主是西雅图有名的养老大厂,我组里,就有40多岁仍然是SDE2的混日子大哥,因为SDE2的title,再往上一级就是senior title,一般senior title就要开始lead项目,有的senior甚至会兼顾一定manager职责,开始带队管人,工作压力会远高于SDE2,所以40多岁还是SDE2的,其实大有人在,尤其是美国人,程序员对他们来说只是个工作,或者只是个爱好,土著一般家里都是有矿的,我第一份工作,那些年纪很大的程序员,不是房产好几套在收租,就是自己还开快递公司,只是不想闲在家里,所以在公司上上班混混日子顺便挂个医疗保险,这些40 50岁的老大哥,脸上已经毫无青春痕迹,和青春二字没有瓜葛。
然后我想说的一点,在国内和北美都是一样的。一个好的程序员,应该是不会想着青春饭这三个字,不会害怕年龄大了找不到工作。在美国做程序员,一个稍微努力点,运气不好不坏的情况下,在30岁就应该是senior的水准,无论是他的title还是他的真实水平,都应该是达到这个水平,这基本类比国内阿里的P8,在自己做的领域里,无论是写代码还是domain knowledge,应该是都有所建树和积累了,senior title也叫terminal title,绝大部分人到了这个title就不会再往上走了,这在我看来,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是比较安全的level,即使被layoff,出去重新找工作也应该是十拿九稳的。况且我在美国见过太多27 28岁就当上manager level的人,manager level一般就是principal level,高于senior一级,在这个level的都是初中级的管理层,根本不存在被优化的可能,在这个level的人,一般就是的确在自己领域做到一定的高精尖,有些甚至也不需要过多的写代码,更多的是架构设计和指导。或者就是完全走管理路线,更多考虑团队的成功,人员配置,招聘,开会,组里方向的选择等等,它不再是需要你反应多快,手敲代码速度多快,更多的考验的是经验和管理能力和交流能力,人品的好坏和思维的成熟度起到很大的作用,青春在这里只是摆设。我也相信即使在国内,做到manager level也不会被强制优化(像那种整个组被砍掉layoff我们估计不论),只能说,内卷和BSO(bloody show off)是东亚文化特有的,在国内要做到senior level应该是没问题的,做到manager level应该是需要个人能力加脱层皮的,竞争肯定是比北美激烈,但不能说上升通道就堵死了,就一定是青春饭了。
当然,以上所说的都只是事实阐述,并不存在任何凡尔赛或者崇洋媚外,我觉得在美国的程序员的确是占据了一些互联网的红利,每个一线大公司有它们印钞机般的主打业务,所以能开得起高工资给员工,那些一线的独角兽,在目前的资本市场和金融体系的运作下,也的确对那些良好的专业背景和名校出身的人高薪招揽。但是除去包装,真心觉得美国的程序员和国内的程序员没有任何区别,和所有的在奋斗的人没有任何区别,只是说,在这个时代,在这个地方,北美程序员正好不用为青春饭三个字焦头烂额打拼厮杀。
九、黑程序员的都是程序员,为什么?
1、自黑既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沟通方式。在娱乐圈比较常见,在程序员圈也能经常看到程序员们通过自黑来缓解工作压力和表达一种工作状态,这也是他们的一种独特的幽默方式。但某些吃瓜群众信以为真,误会就再所难免。
2、他们熟知程序员的工作内容,且近距离接触,或为朋友,或为同事。在接触过程中,程序员的言行逐渐形成了他们所认为的形象,接触久了,形象就固定了下来,以为大部分程序员都是这样的。以后他们在谈到程序员的时候,就会联想到他们接触到的程序员,脱口而出的便是之前形成的固有印象,实则是某一小撮程序员的形象,并不能代表大部分程序员。
3、多重误会叠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程序员就这样被“屌丝”化了。于是经常成为被调侃的对象。
十、此程序员与彼程序员的区别?
此程序员与彼程序员应该没有实质性区别。因为两个人都是程序员,从事同一工作,专业技术都一样,只是在介绍程序员时一种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