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国家地名的绕口令

93 2023-11-07 10:53

有关国家地名的绕口令

绕口令形式多种多样

有绕茄升风景的

绕人物的

绕数字的

绕时间的,还有绕地名的。下面是我整理的有关国家地名的绕口令,欢迎大家阅读。

奔北大关,走河北大街,大红桥,杨村、蔡村、河西务,安平,马头,张家湾,奔通州八里桥,进北京齐化门。

出北京德胜门。走清河,沙河,昌平县,南口,青龙桥,康庄子,怀来,沙城,保安,下花园,辛庄子,宣化府,沙岭子。

榆林,张家口,柴沟堡,西湾,天镇,阳高县,聚乐堡,周氏庄,大同,孤山,宏赐堡,丰镇,苏集,集宁,三岔口,

十八台,卓资,三道营,旗下营,陶卜齐,呼和浩特,西包头,甘肃兰州,西凉,凉州,永昌,甘州,嘉峪关,安西,哈密,

吐鲁番,新疆乌鲁木齐,精河,伊梨,温宿进西藏。聂拉木,里拉,扎多木,扎什,拉萨,伦布,墨竹工卡,巴塘、理塘、雅砻江。

四川成都府,岷江,简阳,旁孙重庆,丰都,宜昌,荆州,沙市,汉阳,汉口,李感,武胜关,河南信阳县,郾城,许昌,荥阳。

洛阳,渑池,陕县,灵宝,陕西华奶县,长安,西安,渭水,渭南到山西。平遥,太原府,寿阳,平定州,井陉,石家庄。

新乐,望都,河北保定府,深,武,饶,安,河间府,沧州,南皮,东光,德州,平原,禹城,山东济南府,党家庄,张夏。

万德,界首,泰安,东北集坡,大汶口,吴村,曲阜,兖州府,梅城,沙沟,韩庄,利国驿,柳泉,茅村,徐州府,固镇。

新马桥,曹老麻,蚌埠,门台子,安徽凤阳,临淮关,小溪河,石门山,张八岭,担子街,浦镇,浦口过江到南京。龙潭。

下蜀,高资,镇江府,新丰,丹阳,吕城,常州,石塘湾,无锡,苏州,外跨塘,正仪,昆山,陆家滨,安亭,南翔。

在场到上海。 走松江,沙丘江嘉兴,绍兴,宁波,台州,温州,福建福州,南平,南昌,湖南长沙,常德,贵州贵阳,安顺。

云南昆明,开远,广西桂林,梧州,广东广州,佛山,奔雪州半岛、海南岛过北部湾,走越南河内,高棉,寮国,泰国。

缅甸仰光,印度新德里,再到阿富汗。京城喀布尔,巴基斯坦,不丹,锡兰,伊朗德黑兰,阿拉伯半岛出红海奔欧罗巴洲。

走土耳其,俄罗斯,莫斯科,冰岛,芬兰,丹麦,荷兰,比利时,挪威,瑞典,德意志,奥地利,瑞士,亚得里亚海,意大利,法国巴黎,西班牙,葡萄牙,英国伦敦,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捷克布拉格,阿尔巴尼亚地拉那,保加利亚索非亚。

匈牙利布达佩斯。出欧洲地中海,奔阿非利加洲,走埃及开罗,阿尔及利亚,莫三鼻给,埃塞俄比亚,突尼斯,摩洛哥。

奔大西洋到美洲,走纽芬兰,魁北克,加拿大渥太华,旧金山,圣弗兰,落基山,密执,美国纽约,华盛顿,墨西哥,古巴。

马那瓜,巴拿马,亚马孙河,巴西,苏克雷,蒙得维的亚,拉巴拉他河。出美洲奔澳大利亚洲,走新西兰,印度尼西亚。

南洋羣岛、菲律宾,品宋,台湾,朝鲜汉城,琉球,奔日本,对马,横滨,大阪,名古屋,北海道,库页岛,回东北黑龙江。

齐齐哈尔,哈尔滨,双城堡,蔡家沟,虎市,布海,朱城子,长春,范家屯,陶家屯,刘房子颤启老,公主岭,郭家店,四平街。

泉头,双庙子,昌图,马仲河,金沟子,开原,铁岭,八里庄,新城子,虎石台,沈阳,皇姑屯,裕国站,马三家子,兴隆店,巨流河,新民县,大虎山,高山子,青堆子,赵家屯,沟帮子,大凌河,双羊店,锦州,女儿河,高桥,塔山,锦西县,兴城,白庙,沙后所,缓中县,前所,山海关。出喜峯口,奔赤峯州,走热河,巴沟,喇嘛庙,草地,库伦,买卖城。

穿过西伯利亚到了北冰洋,坐飞机再走十七个星期,这才到天津城隍庙。

昌图县大洼金山堡战役牺牲的烈士郑营长其真真实姓名

根据资料,没有人知道这位郑营长的姓名与故乡

以下是我找到的资料,估计你也看过:

郑营长,你的亲人在哪里?

郑营长是一位东北民主联军某部的一位营长,上个世纪的1946年4月15日,郑营长带领部队在大洼一带阻击国民党71军87师向四平进攻时,牺牲在辽宁省昌图县大洼镇。如今埋葬在大洼镇烈士陵园内,一个硕大的水泥墓伴随着郑营长在风风雨雨中度过了半个多世纪,在墓碑上只留下了郑营长之墓五个字,没有留下姓名,没有留下任何只言片语。因此,我们至今还不知道郑营长叫什么名字?是什么地方的人?只知道他是一位营长。郑营长啊,郑营长!你为新中国的成立,奉献了青春和生命,把一腔热血洒在了大洼这块热土上,可是我们至今还不知道你的名字叫什么?你是哪里人?你的亲人在那里?

大洼镇烈士陵园是为了纪念著名的大洼金山堡战役牺牲的烈士而于1948年5月修建的。距今已有整整62个年头了清局凳。当年修建这个烈士陵园的是东北人民解放军十二纵队三十五师的指战员。陵园中建有一座高11.7米的“爱国保田自卫战争殉国烈士纪念碑”,碑后是十二纵队三十五师的指战员的题词:“倭寇投降蒋匪乱,人民健儿保田园,挺身为国腊纳身捐躯,革命战争平蒋寇,英雄热血洒疆场,壮烈牺牲赴九泉;碧血丹心为国殉,烈士英名万古传。”

解放六十多年来,大洼烈士陵圆成为大洼人民的一块圣地,成为大洼青少年入队、参军入伍、入党入团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烈士们的精神教育了大洼人民几代人。每年的清明节,大洼人民都会自发的来到烈士陵园来祭扫那些牺牲在这里的烈士们。今年的清明节期间,笔者曾到郑营长的墓前祭奠。在郑营长的墓前看到了不知是谁在郑营长的墓前放了不知名的小花和蛋糕.......。

郑营长其人笔者曾在多种历史资料中查找过,但没有查到郑营长的名字和部队。据我们目前掌握的资料分析,郑营长很可能是当年东北民主联军中的七旅八旅或者是山东一师部队中的营长。当然这只是我们的猜想。听大洼当地人说:郑营长的亲属曾于是上个世纪的90年代,给大洼来信查找过关于郑营长的事情。当我们查找当事人时,很不幸当事人已经病故了,这点唯一的线索也断了。据说当年查找郑营长的写信人在江苏省苏州一带居住。不知当年的写信询问的人你在哪里?

今年是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也是郑营长牺牲六十二年整。不知郑营长的亲人,你在哪里?你能告诉我们关于郑营长名字吗?当年郑营长的战友,你们在哪里?你们能告诉我们当年郑营长英勇牺牲的经过吗?

我们急切的等待着了解六十多年前的往事真相。

在这里,我代表大洼镇人民郑重的邀请郑营长的亲属来大洼,来郑营长的墓地看一看,看一看如今大洼金山堡的发展变化。

附:大洼金山堡战役经过

大洼金山堡战役是东北解放战争史上继秀水河子阻击战之后的第二次大阻击战。也是著名的四平保卫战的外围战。

1946年初,蒋介石将其五大主力之中的两大主力新一军、新六军增调东北,使敌总兵力从一月份的四万余人,猛增到3月份的近30万人,企图凭借优势兵力,南占本溪、鞍山、营口等地,巩固辽东半岛;北向四平、长春攻击,控制中长路战略要地。3月下旬,敌人分兵两路北犯四平。一路是新一军沿中长路正面向四平进攻,遭我东北民主联军三师十旅和七旅的节节抗击,进展缓慢,伤亡惨重。4月8、9两日,我军于兴隆泉一带歼敌新一军一部1200余人,俘敌350余人。另一路是敌七十一军八十七师、九十一师,4月4日,占领法库后,便马不停蹄地沿通江口北上。71军的装备在国民党军中也属上乘。4 月9 日,独立旅第3 团与配属的第13团及1 个大队从康平迅速赶往金家屯截击。9日上午接到旅首长电报,要东北民主联军第三师独立旅三团指挥官到宝力镇附近前指所在地,找邓华、洪学智首长接受任务,并直接听从他们的指挥。两位首长交待任务:敌新一军正沿中长路向四平进攻,企图夺取四平。据悉敌七十七军准备经宝力镇、八面城迂回四平,总部首长意图在大洼附近歼灭该敌。东北民主联军第三师独立旅三团加上配属的地方工人教导团和一个大队迅速前往金家屯一带阻击敌人,查明敌情,然后节节抗敌三至四天,既要把他们放进来,引向宝力镇、大洼一带,又不能退得太快,以便我军主力集结布阵歼敌。

10日,歼其230 人。11日后,独立旅第答旅3 团、第24旅第70团(属第10旅指挥)等部队,沿金家屯以北公路节节抗击,诱敌深人。以日,第10旅和独立旅特务1 团投入战斗,独立旅第3 团则迂回敌后,东北民主联军主力在兴隆泉歼灭新38师一部后,已在大洼、金山堡一带设伏。当时,我军对此路敌情并不十分清楚。4月上旬,东北民主联军第三师独立旅三团活动于康平一带。 金家屯是一个较大的村镇,位于四平南60公里,四周有断续土圩墙,村北200米左右有一果园,宽百余米,地势较高,并有高1.5米左右的土圩,果园下面有一条土质公路,直通宝力镇和八面城。4月10日7点多钟,我军前卫一营二连刚进入屯内,突然与从屯子内向外前进的敌人遭遇,双方立刻交火,枪声、手榴弹声、人马嘶叫声乱成一团。由于敌情不明,二连边打边退出屯子。一连迅速占领了村北果园的土圩子,三连在一连的左翼,二连在其右翼,根据地形地物展开阻击。但敌人仗着人多势重仍然往屯外猛冲,我军二营冲上去,一个反击将敌人打了下去。接着部队就地形展开防御,一营依托土圩子坚守果园一带,二营在其右翼,十三团和另一个大队在一营左翼。上午8点多钟,敌两个排的兵力向一营一连阵地发动两次进攻,经过40多分钟的激战被我击退,毙30多名。不一会敌以一个加强连的兵力,在炮火和重机枪的掩护下,又一次向一连阵地发起猛烈攻击。当时敌人初到东北非常疯狂,有的脱掉外衣,端着冲锋枪,哇哇乱叫冲了上来。面对气势汹汹的敌人,我军战士毫不畏惧,待冲到近前后,以猛烈的手榴弹、排子枪打向敌人。二连、三连在两侧火力支援一连,激战20多分钟,敌弃尸几十具狼狈退下。打到中午,一营打退7次冲击,三营和工人教导团也打退敌数次进攻。

下午3点多钟,敌人吸取了上午多面出击的教训,以一个营的兵力向一连阵地攻击。这次攻的十分凶猛,一些军官抱着机枪、提着手枪带头冲锋,前边的倒下,后面的仍继续向前冲,一浪跟着一浪,看样子非拿下果园阵地不可了。敌人之所以下这么大血本,在于他们要到八面城必须走这条公路,而果园阵地正好控制公路,掐住了敌人的脖子。果园阵地对我军也至关重要,它地势高,可俯瞰其它阵地,且防御条件最好,如果此阵地丢失,东北民主联军第三师独立旅三团的阻击任务就难以完成。当时,我军一营已打退敌7次进攻,人员和弹药都不足了,准备把三营拉上来,于是三团指挥官打电话问一营长唐明,阵地情况如何?他坚定地说:没问题。为了减轻一营的压力,我军二营和工人教导团分别从两翼侧击敌人。战斗打得异常激烈残酷,许多战士身负重伤仍坚持战斗。有少数敌人冲上阵地,我军一连长杨玉坤带领战士与之展开白刃格斗,终于将敌打了下去,毙敌近百人。

当晚9点多钟,我军一营、三营各出一部短促出击,主要任务是抓俘虏弄清敌情,并袭扰敌人,改善我军的防御态势。小分队进入屯内后,一顿手榴弹、排子弹,打得敌人蒙头转向,趁机抓了30多个俘虏,其中还有一名副连长。我军指挥官顾不得一天作战的疲劳,连夜审问俘虏。这个副连长原来是个参谋,知道的情况挺多,他说:他们是七十一军八十七师前卫二六○团,昨天半夜到达金家屯南。他们师和九十一师的任务是经宝力镇、大洼、八面城迂回四平,配合新一军攻打四平。师主力明天到,九十一师在通江口随后跟进。听取这个消息,我军指挥官为了把握起见,又核实了一些细节,随即给邓华、洪学智首长发去特急电报,此时已是11日3点多了。天亮不久,前指回电,对上报的情况非常满意,并令我部阻击到13日,尔后迂回到敌后,切断八十七师的退路并阻击九十一师前进。

上午,东北民主联军第三师独立旅三团在宝力镇附近阻敌一天,13日把任务交给十旅七十团,该团14日在东嘎阻敌一天,东北民主联军第三师独立旅三团则迂回敌后,与十旅二十八团共同担负切断八十七师的退路及与九十一师联系任务。15日,三师八旅、山东一师、万毅纵队在大洼、金山堡一带部署就绪。当日下午,敌进入我包围圈内仍蒙在鼓里。其先头部队一个团大摇大摆来到金山堡。他们问老乡:共军哪去了?回答说:早就跑没影了。岂不知我便衣武装早就混在群众中了,主力伏在四周。敌人开始休息做饭,许多官兵乱糟糟地到各处弄吃弄喝,就在这时,突然枪声四起,敌人乱成一窝蜂。我军里应外合很快就把这个团大部歼灭。敌后续部队则被我军截成几段,待要逃脱,后路早被截断,溃散之敌被压缩于大洼以南十几个村落里,如同拣豆般一个一个解决掉。此役,七纵队五十团六连首创以轻机枪击落敌机一架的范例。

大洼、金山堡战役,是我军进入东北初期,在敌强我弱,敌进我退的情况下,在作战中林彪的战术原则中的“一点两面”战术得到了运用。此战伤亡少,缴获大,受到了林彪的嘉奖。是解放战争东北战场上我军在运动中集中优势兵力歼敌的范例。

注: 邓 华(1910~1980年)原名多华,字实秋。中国人民解放军著名高级将领。1910年04月28日年生,湖南郴州人。南华法政学校毕业。早年积极参加爱国学生运动,192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1月参加湘南起义,后随朱德、陈毅到井冈山。曾任中国工农红军纵队政治部组织科科长、军教导队政治委员、团政治委员、师政治委员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和长征。到陕北后,任红1军团第2师政治部主任,红1、红2师政治委员,率部参加了直罗镇、东征、西征和山城堡战役。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任八路军第115师685团政治处主任,参加平型关战斗。后任

115师独立团政治委员、晋察冀军区第1分区政治委员、平西支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参与领导开辟平西抗日根据地。1938年5月任八路军第4纵队政治委员,与司令员宋时轮率部到冀东开辟抗日游击根据地。1940年起,任晋察冀军区第5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第4分区司令员,参加了百团大战。1944年到延安,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第2旅政治委员,后入中共中央党校学习。

抗日战争胜利后,任东北保安副司令兼沈阳市卫戍司令、辽西(后改辽吉)军区司令员,率部参加秀水河子战斗和四平保卫战。1947年起,任东北民主联军辽吉纵队、东北野战军第7纵队司令员,第44军军长,第四野战军15兵团司令员,兼广东军区第一副司令员,率

部参加辽沈、平津、湘赣、广东等战役,组织指挥了海南岛战役。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副司令员兼第一副政治委员,协助彭德怀指挥第一至第五次战役。

1952年起任志愿军代理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953年任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在历次革命战争中,邓华南征北战,为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建立了卓著功勋。

1954年回国后,历任东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代理司令员,东北军区党委书记,1955年3月任沈阳军区司令员,不久兼任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1959年因受彭德怀错案株连,被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1960年转业到地方,任四川省副省长,主管农业机械工作。

粉碎“四人帮”后,1977年8月5日,中共中央调邓华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副院长。8月25日,第十二届中央军事委员会组成,邓华任委员。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第八届中共中央委员。1980年7月3日在上海病逝。

洪学智(1913~2006)1913年生,安徽省金寨县人。1929年参加商南起义,同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三师八团班长、排长,红四方面军第十师二十一团连长、营政治委员,第二七四团政治处主任,红三十一军第九十三师政治部主任,红四军政治部主任。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大队一支队支队长、第四大队副大队长、太行军区军政大学第四团团长、抗大第五分校副校长、苏北盐阜军区司令员、新四军第三师参谋长、副师长。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1月起历任辽西军区副司令员、黑龙江军区司令员、东北野战军第六纵队司令员等职,参加四平保卫战和三下江南、四保临江等战役。第四野战军四十三军军长。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十五兵团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兼后方勤务司令部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副部长、部长、国务院国防工办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兼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军委副秘书长、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88年再次被授予上将军衔。第一、二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共产党第八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1985年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被增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2006年11月20日22时10分在北京逝世。

郑洞国

我爷爷是新四军副连长,在昌图攻坚战中失去了一条腿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