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类,是离休人员。按照国家的规定,实际上他们是属于离开工作岗位休养的在职职工,工资待遇优惠。主要依据是《国务院关于老干部离职休养的暂行规定》。这些人都是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而且达到相当职务的干部。所以他们离休费待遇相当高,一般都在1.5~2万元以上。但是这些老同志年龄也非常大了,普遍在90岁以上的,未来会越来越少的。
第二类,是机关事业单位和部分国有企业中高层管理退休人员。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由于是这些年才实施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2014年10月以前的缴费年限,作为视同缴费年限计算过渡性养老金。由于缴费基数高,视同缴费年限长,计算出来的养老金还是非常高的。
对于国有企业的职工,如果缴费基数够高,养老金计算出来的结果也不会低。比如说下面这位上海市10月份退休的企业职工,平均缴费指数达到了2.1795,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余额超过了50万元,计算出来的基本养老金高达1.4万元。实际上,他应当还有一部分企业年金,如果按照60岁的计发月数逐月领取,最起码每月也得三四千元的。
第三类,是普通灵活就业和普通企业参保退休人员。这些人群缴费基数并不高,甚至由于企业和个人原因,都选择60%之类的最低缴费基数。1992年国家才建立起养老保险制度,很多人也是从那时以后才开始参保的。
由于缴费基数低,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余额普遍积累不多,一般也就是五六万元,早年退休的人积累更少。
缴费年限短,缴费基数低,因此退休以后人们的养老金水平并不高。按照人社部公布的数据,2021年企业退休人员的人均养老金水平只有2987元。很多按照60%基数缴费的灵活就业人员,缴费15年,退休养老金甚至不足1000元。
第四类,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员。近年来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钱数越来越多,有很多人称参加不起了。其实,在过去我国八成居民是农民的时代,更是有很多人参加不起职工养老保险。
为了让所有老人都老有所养,国家先是在2009年试点了新农村养老保险,2011年又在推动城镇居民养老保险。2014年统一城乡待遇,将两种养老保险合并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国家明确,在当地建立新农村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以前已经年满60岁的老人可以不用缴费,直接享受基础养老金待遇。
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以后,人们可以通过补缴的方式,一次性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领取养老金。
很多人由于没有缴费或者选择的缴费档次低,每月领取的养老金只有100~200元。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