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理论后勤学读后感
百团大战是抗战时期由中国工农红军改编而成的八路军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它打出了敌后抗日军民的声威,振奋了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在战略上有力地支持了国民党正面战场。
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在华北敌后发动的一次大规模进攻和反“扫荡”的战役,由于参战兵力达105个团,故称“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
百团大战分为3个阶段。1940年8月20日至1940年9月10日为第一阶段,中心任务是摧毁正太路交通。1940年9月22日至1940年10月上旬为第二阶段,主要任务是继续破坏日军的交通线,并摧毁日军深入抗日根据地的主要据点。1940年10月上旬到1941年1月24日为第三阶段,主要任务是反击日军的报复性“扫荡”。
据八路军总部1940年12月10日的统计,百团大战仅前三个半月期间,进行大小战斗共1824次,重击了日伪军的反动气焰,有力地配合了国民党军正面战场的作战,极大地振奋了全国的抗战信心
百团大战的胜利,沉重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斗志,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在国际上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百团大战的好处有好多,主要有几个,一极大的提高了民族自信心振奋了人心,二是提高了八路军的威望,暂时解除了华北日军对重庆的威胁,三是提升了国际威望,真正意义上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有力的支援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二、理论后勤学-战争准备的科学
人的信仰和意志。
人始终是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而人的作用有效发挥有赖于良好心理境况、稳定心理品质的支撑。要积极构建训练环境和条件,采取控制心理压力、阻断威胁信息、强化心理免疫、缓解负性症状、激发心理动力等方式,提升官兵的战场心理适应、稳定和承受能力。
适应现代战争节奏,形成沉着冷静的稳定情绪。现代战争的突发性、残酷性、破坏性和高技术装备的精确化、隐形化、智能化,使官兵在高强度的攻击、高精度的杀伤、高频度的刺激中,更加容易产生紧张焦虑等由浅入深的负面情绪反应,轻则降低作战效能,重则造成非战斗减员。掌控战争节奏,首先要学会做自身情绪的主人。要突出战场适应能力训练,平时要让官兵在近似实战环境中,体验残酷的战场刺激,增强心理承受力和耐受度。保持常备不懈,强化敌情意识和临战观念,培养“哪怕睡觉也要睁只眼”的习惯;保持临危不惧,反复模拟体验实战的复杂性、艰苦性、危险性,熟悉并适应由此带来的综合负面体验,提高心理抗压力和耐受力;保持处变不惊,注重培养遇事冷静、沉着应对,遇急审慎、从容处置的强大心理定力,做到“猝然临之而不惊”。
因应战场态势变化,保持清醒敏锐的良好认知。现代战争中,战场态势瞬息万变,深度造假真伪难辨,海量信息汇聚于头脑之中,犹如迷雾一般充斥着不确定性,官兵极易出现感觉失调等问题,甚至难以进行正常识别、判断和决策。军人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都需要拥有作战所需的基本认知。要突出战争思维拓展训练,设置各种危局、险局、困局和复杂多变的条件,帮助官兵提升应对能力。增强形势掌控感,认真学习前沿科技和最新武器知识,掌握其杀伤威力及防范办法,确保对战场态势和战伤情况能够主动预判、心中有数;增强归因科学性,身处应激情境中,能够正确认识自身反应、自动识别负性想法,并通过科学归因正向主导行为方向,降低心理应激反应水平;增强应对自信心,注重培养和积累在特定环境、紧迫时间内解决急难问题的能力,遇有情况能够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技能,做到成竹在胸、措置裕如。
回应强敌对手挑战,锻造敢打必胜的顽强意志。战虽有阵,而勇为本。压倒一切困难和压倒一切敌人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向来是我军制胜强敌的心理优势和精神利剑。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局部冲突频发,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面对外部敌对势力的遏制打压,应更加重视通过坚定信仰信念、传承红色基因、加强实战准备来砥砺血性胆气。要突出战斗情绪控制训练,模拟特定作战场景和情境,熟悉各种战斗情绪反应,掌握消解转化方法。锤炼敢战的斗争精神,无论遇到多么凶悍的敌人,都能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锤炼持久作战的坚韧品格,无论遇到多么残酷的情况,都绝不退缩,敢于血战到底;锤炼胜战的智勇作风,无论遇到多么复杂的环境,都能沉着冷静、能谋善断,踏平坎坷得胜利。
顺应联合制胜要求,强化生死与共的集体心理。集体心理是维系军人集体的内在纽带和凝聚力量的重要保证。面对无战不联、无联不胜的全域联合发展方向,更加需要从思维、意识、精神、理念等心理层面,打造服从统一指挥、尊崇联合至上、主动团结协作的集体心理,努力实现“联万心而作一心”。要突出群体作战意识训练,设置需要多人合作才能克服的难题,引导官兵集思广益、密切配合,体验合力攻坚、获得胜利的喜悦,增强团结互信、协同互助意识。培塑强烈的整体意识,以清晰的联合认知、共同的打赢追求、高度的奉献精神,将诸军兵种紧密团结起来,打造成生死相依、同舟共济的“一块整钢”。培塑自觉的协同意识,进行心理相容性训练,增进战友间的情感支持,发挥心理感染和牵动效应,深度培养协作精神和协同意识,形成自组织、能自洽的战斗集体。培塑高度的纪律意识,注重维护大局、维护集体、维护胜利,强化内在主动,固化看齐追随、听令景行的心理自觉和行为习惯。
三、理论后勤学:战争准备的科学书籍
如果你是在业务部门,应该是法律专业毕业,刑事法律应该都学过,因此先不忙看法律书籍,可以向院里的同事借阅最高人民检察院印制的《检察业务概论》,这本书系统介绍了检察业务。
当然如果你是在办公室、行政装备科等后勤部门,这本书对你更重要了,因为你欠缺法律专业知识,通过这本书你可以学到很多法律知识。四、理论后勤学pdf百度网盘
后勤 [hòu qín]
[解释] 后方对前方的一切供应工作;机关、团体等的行政事务性工作
“后勤”一词源出希腊文Logistikos,意为"计算的科学"。19世纪30年代,拿破仑·波拿巴的政史官A.H.若米尼在总结征俄失败的经验教训时最先使用"后勤"概念,并以此作为军事术语。可见,后勤先出于军事上的用途。后勤工作最先是战争艺术中重要部分之一。
后勤作为一种军事活动,有它特定的后勤机构和后勤保障内容。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工业革命带来的武器装备的进步,后勤机构和后勤任务量膨胀得像雪球一样急剧。主要表现在:① 物资消耗数量增多,品种、结构发生极大变化,弹药、油料和工程器材代替粮草成为主要物资;②随卫生保障着医疗科学技术和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逐步成为系列化的工作;③交通运输也成为军队的一项专门勤务;①军队武器装备逐渐由机器产品代替了手工制品。
1882年,美国海军历史学家A.T.马汉将这“后勤”(logistics)这一术语解释为:通过国家经济动员,对武装力量提供保障。美利坚合众国海军陆战队中校乔治.赛勒斯.索普(Thorpe,G.C.)于1917年著的《理论后勤学——战争准备的科学》一书中认为,后勤与战略、战术一起构成战争科学的3大分支。现代战争的准备和实施必须有相应的后勤保障(包括国家动员全部资源)、后勤保障制约着战略、战术目标的达成,关系着战争的进退与胜负;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的进步引起了作战手段、战争规模及其物质需求与消耗的变化,由此扩大了后勤工作的范围,进一步提高了后勤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在战争已进入工业化的时代,后勤必须象商业部门那样,建立合理分工协作的组织体制,采用科学的经济管理方法,培养有知识的专业人才,精打细算,注重效率,避免重复和浪费。索普生动地描绘:“战略之于战争,犹如情节之于戏剧;战术比之为演员扮演的角色;后勤则相当于舞台管理、置办道具及担当演出的种种维持工作”。它虽然默默无闻,但为成功的演出所必不可少,就战争而言,“任何战略问题和战术问题都要从后勤的角度加以解决”,忽视后勤的结果,付出的代价更高。[1]
Logistics一词现在常常翻译为“物流”,在后勤含义的基础上有所拓展。
物流的概念最早是在美国形成的,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原意为“实物分配”或“货物配送”。1963年被引入日本,日文意思是“物的流通”。20世纪70年代后,日本的“物流”一词逐渐取代了“物的流通”。
中国的“物流”一词是从日文资料引进来的外来词,源于日文资料中对"Logistics"一词的翻译“物流”。
2001年8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中,将物流定义为: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采购、、包装、、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用户要求的过程。
物流 英文名称:logistics 定义:供应链活动的一部分,是为了满足客户需要而对商品、服务以及相关信息从产地到消费地的高效、低成本流动和储存进行的规划、实施与控制的过程。[2]
评价物流体系有五个主要因素,它们是:品质、数量、时间、地点和价格。品质是指物流过程中,物料的品质保持不变。数量是指符合经济性的数量要求和运输活动中往返运输载重尽可能满载等。时间是指以合理费用及时送达为原则做到的快速。地点是指选择合理的集运地及仓库,避免两次无效运输及多次转运。价格是指保证质量及满足时间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物流费用。
五、理论后勤学全文翻译
军事后勤学是研究军事后勤活动的理论与实践及其规律的学科。主要研究军事后勤的性质、职能、结构、发展演变,后勤与战争、经济、科学技术等相关因素的关系,以及后勤保障能力的生成和运用等基础理论问题。
后方专业勤务是研究军事后方专业勤务理论与实践及其规律的学科群。主要包括军队财务、军需勤务、卫生勤务、军械勤务、军事交通勤务、军队营房勤务、军队物资勤务、军队油料勤务、军事仓储、军队生产管理、海军后勤特种勤务、空军后勤特种勤务、第二炮兵后勤特种勤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