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乡村环境整治方案?

求职招聘网 2023-09-12 05:41 编辑:admin 276阅读

一、2021年乡村环境整治方案?

新农村建设是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新农村建设的本质绝不是用城市和工业代替或消灭农村,而是保护和支援农村发展,促进城市和农村的功能差别化、互补化、协调化发展的过程。

新农村建设有以下几点原则:1,坚持统筹城乡协调规划发展当前时期,新农村建设的核心问题就是城乡统筹发展。

统筹城乡包括了社会、经济、文化的相互促进和相互协调,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缩小城乡差距。

2,切实保护耕地、合理利用土地“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3,保护生态农林景观环境格局规划应把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提到重要位置,充分发挥生态农林景观环境优势,保护农村自然生态资源,保证资源利用的整体性和可持续性。

二、乡村环境整治条件?

村庄环境整治要求达到:①村庄布局优化。科学处理 生产、生活、生态文化之间的关系,布局合理,组团建筑有个 性特色、美观大方,组团建筑间相互协调;建筑布局能充分 结合自然地形,借山用水,错落有致;农户住宅实用、美观。

②道路硬化。通村及村内路网布局合理,主次分明,村内 主干道硬化;通行政村主干道达到四级以上标准。 ③村庄 绿化。山区、半山区、平原的中心村建成区的绿化覆盖率,分 别达到15%、20%、25%以上。

村庄中有休闲健身绿地,主要 道路和河道两边实现绿化,住宅之间有绿化带,农户庭院绿 化。④路灯亮化。村内主干道和公共场所路灯安装率达到 100%。⑤卫生洁化。给水、排水系统完善,管网布局规范合 理,自来水普遍人户;村庄内有专用公共厕所,农户卫生厕所 改造率达到100%;农户普遍使用清洁能源;保洁制度健全, 垃圾等废弃物集中处理,生产和生活污水净化处理,达标排 放,基本消除垃圾及废水污染。

⑥河道净化。保护好村域内 现有的水面,河道清洁,水体流动,水质达到功能区划的要 求;河道堤防和排涝工程建设符合国家规定标准。

三、乡村环境整治快板词?

打快板上舞台,我来说说乡村环境整治的新鲜事

四、乡村振兴专项整治方案?

一是深入推进“厕所革命”。改造农村厕所3万座,提高全区卫生厕所普及率。在改厕过程中严把施工、货物质量、验收三关,确保改厕成效。对已经改造的厕所开展“回头看”,完善改厕台账,绘制改厕分布图,对存在质量问题的,制定整改方案,确保改一座用一座。加强改厕后续使用维护服务,解决厕所维修难的问题。配建厕所粪污处理设施,支持专业化企业和个人开展定期收运、粪液粪渣资源化利用。

二是健全垃圾治理长效机制。完成总投资6.1亿元的区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实现城乡生活垃圾处理一体化。加强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解决“垃圾堆、垃圾沟、垃圾坡”等问题。加强对保洁公司的管理,确保保洁公司规范高效运行。继续开展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工作,推动实现垃圾源头减量化、收集分类化和处理资源化。

三是加强农村生活污水管控。完成20个村的`生活污水治理,完成106个村的生活污水管控,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全覆盖,彻底解决农村污水乱流问题。推动城镇污水管网向周边村庄延伸,对规划纳入城镇污水管网的村庄,实行管网集中统一处理。其他村庄,推行“管网或排水沟+三格渗滤+人工湿地”模式,强化对生活污水的管控。建立生活污水长效管护机制,落实运行管护职责和标准。

四是提升街巷硬化水平。在全面完成村庄主街道硬化任务的基础上,重点抓好巷道硬化,各乡镇完成85%以上村的街巷硬化。街道硬化为水泥路或柏油路,巷道可因地制宜、量力而行,采用石板、旧砖、砂石、灰土等多种形式进行硬化,基本解决村庄内道路泥泞、村民出行不便问题。

五是提高村庄绿化率。以增绿为重点,在环村周边、进村道路、街道两侧、庭院内外选择本地适宜树种,广泛种植,能绿尽绿。完成村庄绿化面积3300亩,村庄绿化率达到35%。

六是大力开展农村空闲宅基地整治提升行动。对村内空闲宅基地、残垣断壁进行清理,对闲置的老旧房屋进行拆除或改造提升,对清理出的空间建设小游园、小菜园、小果园等,美化人居环境。同步推进村庄规划、村庄亮化、美丽庭院等创建工作,全面提升人居环境整治水平。(牵头单位:农办;责任单位:发展和改革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生态环境分局、交通运输局、林业局、农业农村局、宣传部、妇联、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各乡镇)。

五、美丽乡村拍摄方案?

拍摄民居、劳动场面丶生态环境、科技示范园丶乡村美景等。

六、人居环境整治技术方案?

(一)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统筹考虑生活垃圾和农业生产废弃物利用、处理,建立健全符合农村实际、方式多样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

(二)开展厕所粪污治理:加强改厕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有效衔接。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将厕所粪污、畜禽养殖废弃物一并处理并资源化利用。

(三)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根据农村不同区位条件、村庄人口聚集程度、污水产生规模,因地制宜采用污染治理与资源利用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态措施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建设模式和处理工艺。

(四)提升村容村貌:加快推进通村组道路、入户道路建设,基本解决村内道路泥泞、村民出行不便等问题。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因地制宜选择路面材料。

(五)加强村庄规划管理:全面完成县域乡村建设规划编制或修编,与县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整治规划、村土地利用规划、农村社区建设规划等充分衔接,鼓励推行多规合一。

(六)完善建设和管护机制:明确地方党委和政府以及有关部门、运行管理单位责任,基本建立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督查的村庄人居环境管护长效机制。

七、人居环境整治积分制方案?

可以采用因为采用积分制方案可以更好地激励市民积极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中来,通过某些积分制度设计可以让市民自觉遵守环境保护法规,减少环境污染,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此外,积分制度还能够让市民充分体验到环保行动的成就感,提高其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具体的方案设计上,可以根据不同的人居环境污染源设置不同的积分奖励措施,比如参与垃圾分类可得到一定积分,节水、节能行为也可以获得一定积分,同时,也可以根据市民参与的积极程度,设置不同的奖惩措施。这种积分制方案,在提高市民环保意识、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方面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八、2021青岛人居环境整治方案?

2021年2月至4月底,在街道范围内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春季战役,动员广大干部群众因地制宜,实施清理积存垃圾、清理沟塘河渠、清理畜禽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提升村容村貌,提升疫情防控水平,达到村庄“大街小巷净、房前屋后净、河塘沟渠净、村庄田头净、乡间小道净;无卫生死角、无暴露垃圾、无乱堆乱放、无裸露畜禽粪污、无污水横流”的“五净五无”基本要求,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

(一)提升环境“三清”品质

目标要求:突出卫生死角盲区等重点的整治,由“清脏”向“治乱”拓展,由村庄面上清洁向屋内庭院、村庄周边拓展,引导农民群众逐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有效防止脏乱差现象反弹。

主要任务:1.积存垃圾清理。落实城乡环卫一体化村庄保洁制度,做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解决生活垃圾乱丢乱倒,非正规堆放积存等问题。

2.河塘沟渠治理。重点治理房前屋后排水沟、村内河塘沟渠等排水、屯水系统,实施清淤疏浚、水域漂浮物治理,对沟渠盖板查缺补漏,及时消除安全隐患,达到沟清、渠畅,无明显黑臭水体和污水横流。有效治理农村生活污水直排、乱排问题,严禁污水横流,及时清理农村黑臭水体。

3.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重点清理村内畜禽粪污、农业废弃包装物、废旧农膜、农作物秸秆等生产废弃物,规范农户畜禽圈养和粪污收集处置,减少散放养,消除农业生产废弃物对村庄环境影响。指导群众加强畜禽养殖管理,不随意丢弃病死动物,及时清扫畜禽养殖粪污,减少人畜共患病传播风险。

责任单位:街道规划建设服务中心、农业农村服务中心、生态环境执法中队(环保所)、各社区、各村庄、各环卫企业

(二)提升村容村貌

目标要求:开展村容村貌突出问题集中整治,推动环境由村庄整治向乡村全域整治转变,变突击整治向常态化清洁转变,由外在美向内在美转变,达到干净整洁有序的目标要求,以宜居宜人的村容村貌喜迎春节。

主要任务:1.加大镇村沿线环境治理力度。对镇街驻地道路两侧乱停乱占、乱泼乱倒、乱挂条幅、乱涂乱画等问题集中整治。清理公路、村道沿线树挂垃圾、积存垃圾、破损条幅,打造规范有序镇村和道路沿线环境。

2.治理村庄公共环境。清理村内公共区域乱堆乱放、乱贴乱画、私拉乱接,引导村民规范农机、柴草、杂物摆放,做到街巷、广场整洁有序。

3.推进农户自主清洁庭院。利用“除尘日”发动村民人人动手、户户清洁,督促农户落实“三包三净一绿”(包门前环境清洁、绿化管护、良好秩序,门内净厨房、厕所、院落,绿化庭院)责任,打造美丽庭院。

责任单位: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中队、交通运输管理所、规划建设服务中心、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妇联、各社区、各村庄、各环卫公司

(三)提升农村地区疫情防控水平

目标要求:结合实施爱国卫生攻坚行动,落实疫情防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策略,提升农村地区疫情防控水平。

主要任务:1.强化爱国卫生攻坚。动员辖区内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参与爱国卫生运动,落实各项病媒生物防治措施,按要求保障和储备防控物资,及时组织区域清洁、消毒,做到预备充分,防控在前。

2.强化农村厕所管护。加强公厕日常保洁消毒和户用厕所后续管护提升,做好厕所粪污密闭转运,引导农户加强厕所清扫,严禁随意倾倒或直接排放粪污,防止二次污染。

3.强化村民防护教育。将疫情防控有关要求纳入村规民约,引导农民提升自我保护意识。针对冬季取暖特点,加强防范一氧化碳中毒知识宣传普及,保障农民群众安全温暖过冬。通过“村村响”广播、宣传短信、短视频等方式,向农村居民传播疫情防控知识,倡导养成不集聚、戴口罩、勤洗手、一米线等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

责任单位:街道规划建设服务中心、农业农村服务中心、社会事务办公室、党建办公室二科、各医院(卫生院)、各社区、各村庄、各环卫公司

九、春节期间人居环境整治方案?

—、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 (1)逐步普及农村卫生厕所。新改户用厕所基本入院,有条件的地区要积极推动厕所入室,新建农房应配套设计建设卫生厕所及粪污处理设施设备。重点推动中西部地区农村户厕改造。合理规划布局农村公共厕所,加快建设乡村景区旅游厕所,落实公共厕所管护责任,强化日常卫生保洁。

(2)切实提高改厕质量。科学选择改厕技术模式,宜水则水、宜旱则旱。技术模式应至少经过一个周期试点试验,成熟后再逐步推开。严格执行标准,把标准贯穿于农村改厕全过程。在水冲式厕所改造中积极推广节水型、少水型水冲设施。加快研发干旱和寒冷地区卫生厕所适用技术和产品。加强生产流通领域农村改厕产品质量监管,把好农村改厕产品采购质量关,强化施工质量监管。

(3)加强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加强农村厕所革命与生活污水治理有机衔接,因地制宜推进厕所粪污分散处理、集中处理与纳入污水管网统一处理,鼓励联户、联村、村镇一体处理。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积极推动卫生厕所改造与生活污水治理一体化建设,暂时无法同步建设的应为后期建设预留空间。积极推进农村厕所粪污资源化利用,统筹使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设备,逐步推动厕所粪污就地就农消纳、综合利用。

二、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1)分区分类推进治理。优先治理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黄河流域及水质需改善控制单元等区域,重点整治水源保护区和城乡结合部、乡镇政府驻地、中心村、旅游风景区等人口居住集中区域农村生活污水。开展平原、山地、丘陵、缺水、高寒和生态环境敏感等典型地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试点,以资源化利用、可持续治理为导向,选择符合农村实际的生活污水治理技术,优先推广运行费用低、管护简便的治理技术,鼓励居住分散地区探索采用人工湿地、土壤渗滤等生态处理技术,积极推进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

(2)加强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摸清全国农村黑臭水体底数,建立治理台账,明确治理优先序。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以房前屋后河塘沟渠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黑臭水体为重点,采取控源截污、清淤疏浚、生态修复、水体净化等措施综合治理,基本消除较大面积黑臭水体,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治理模式。鼓励河长制湖长制体系向村级延伸,建立健全促进水质改善的长效运行维护机制。

十、乡村环境卫生整治标语?

回答如下:1. 爱护家园,从我做起。

2. 环境卫生,人人有责。

3. 保洁从小事做起,让乡村更美好。

4. 做好环境卫生,迎接美好生活。

5. 垃圾分类,环保先行。

6. 美丽乡村,人人有份。

7. 拒绝乱扔垃圾,共创美好家园。

8. 垃圾有害,分类处理。

9. 以爱之名,让乡村环境更美丽。

10. 垃圾不落地,美丽从我做起。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