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匠名医传说有哪些特点?

求职招聘网 2023-03-02 12:20 编辑:admin 80阅读

一、巧匠名医传说有哪些特点?

巧匠名医传说的内容多渲染巧匠名医技艺高超、品格高尚,且惩恶扶弱。各行各业都有出名的能工巧匠,一些名匠名医成为同行业、相近行业甚至一般劳动民众崇敬的偶像,人们编造出很多故事传扬其技艺、品行。这类传说中最发达的是鲁班传说。名医传说中常见的主人公有扁鹊、张仲景、华佗、孙思邈、李时珍等。这里,我们看一则关于张仲景的传说:东汉的时候,有个名医叫张仲景,因为医术高明,被人称为医圣。

二、名医刘完素传奇(一)

刘完素,字守真,河间(今河北省河间县)人,刘完素故后世又称其为刘河间。大约生活在北宋末年至金朝建立初期,即宋徽宗大观四年(公元1110年)至金章宗承安五年(公元1200年)之间,是金元时期的著名医家,为后世所称金元四大家中的第一位医家。

刘完素认为火热病机非常广泛,故而对于风、湿、燥、寒等一些病证,刘氏也从火热阐发,这样就形成了其以火热为中心的学术观点,也就是以火热病机为中心的六气(风、寒、暑、湿、燥、火)病机学说。

我的家乡隶属师素镇,之所以名为“师素”,其实就是以刘完素为榜样,学习他敦厚行医,悬壶济世,扶危济困的高尚医德。刘完素受到家乡百姓的爱戴,因而,他故事在这一带流传甚广,至今修庙供奉,香火很盛。每年农历三月十五,为师素庙会,三乡五里的百姓,聚集于此,烧香拜谒这位令人敬仰的名医。关于他的故事,也被世代传颂。

故事(一)葬母学医,幸得神助

刘完素自幼聪明好学、喜读医书。尤其喜欢读《黄帝内经》、《素问》等医书。梦想着长大后能学有所成,让百姓不再受病痛的折磨。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在他25岁的时候,本来是人生中应该大有作为的好年龄。不料,母亲突然身染重病。刘完素曾经三次去请医生治疗,跪在地上苦苦哀求,却都没有请到,致使母亲的病不能及时得到治疗,不久便病情恶化而死亡。

这段不幸的经历,使刘完素悲痛欲绝,感慨万千,恨自己虽然喜欢医学,却不能治愈母亲的病痛,白白的痛失母命,从此立下志向,专心学医。

一天深夜,刘完素正在研读《黄帝内经》,因为夜已深,困倦袭来,刘完素揉揉双眼,本想继续研读。突然,门一开,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飘然而至。手指刘完素大声说道:“像你这样只知道苦读医书,永远成不了名医!”

刘完素一见此人,鹤发童颜,须发飘飘,身材硬朗,而且目光深邃,炯炯有神,料想不是凡夫俗子。慌忙跪倒磕头,口中念念有词:“小的不才,烦请老人家指点迷津!”

老者只是呵呵一笑,并不答言,从怀中取出酒菜,招呼刘完素陪他饮酒。两人一边喝酒,一边谈天说地,至于医学上的事,只字不谈。一直喝到天光放亮,刘完素早已酩酊大醉。等他一觉醒来,已是艳阳高照。再看那位老者,早已踪迹全无。

刘完素正然差异,顿觉神清气爽,脑袋似乎灵光了许多。再看起医书来,竟然触类旁通,心中豁然,就好像有神助一般。

从此,刘完素更加刻苦用功,终于成为一代名医。(待续)

三、你认识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名医吗?良医教育带你走进古中医

人,生下来就要与大自然抗争,在吃的方面,只要能下肚,满足自己,就不可能不因为吃,带来不健康的因素,吃的多了、吃的少了,都会难免生出病因。所以人类自古一来都离不开医生,所有从古到今,就流传这么一句话,“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这些都是人们对医生的崇敬和赞美之词。中国医术历经几千年,源远流长,且能够沿用至今也没有被西方医术所取代,必然有其过人之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列数一下古代历史上的十大名医,以及他们的医术高明之处,以此来领略中国传统医术的博大精深。

 

1、 中医医祖――扁鹊

 

扁鹊是中国传统医学的开山鼻祖,世人敬他为神医,从司马迁的不朽之作《史记》及先秦的一些典籍中可以看到扁鹊既真实又带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扁鹊创造了望、闻、问、切的诊断方法,精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应用砭刺、针灸、按摩、汤液、热熨等法治疗疾病,被尊为医祖。奠定了中医临床诊断治疗方法的基础。对中医药学的发展有着特殊的贡献。据《汉书・艺文志》载,扁鹊有著作《内经》和《外经》,但均已失佚。

 

2、 中医医圣――张仲景

 

中国东汉伟大的医学家、世界医史伟人。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熔理、法、方、药于一炉,开辨证论治之先河,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医学思想体系,对于推动医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它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在方剂学方面,《伤寒杂病论》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其所确立的六经辨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

 

3、 外科鼻祖――华佗

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与董奉、张仲景(张机)并称为“建安三神医”。少时曾在外游学,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精通内、妇、儿、针灸各科,外科尤为擅长,行医足迹遍及安徽、河南、山东、江苏等地。他曾用“麻沸散”使病人麻醉后施行剖腹手术,是世界医学史上应用全身麻醉进行手术治疗的最早记载。又仿虎、鹿、熊、猿、鸟等禽兽的动态创作名为“五禽之戏”的体操,教导人们强身健体。后因不服曹操征召被杀,所著医书《青囊书》已佚。

  4、 中医药王――孙思邈

 

著名的医师与道士,是中国乃至世界史上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被后人誉为“药王”,许多华人奉之为“医神”。一生致力于医药研究工作,著有《千金方》,创立脏病、腑病分类系统,在医学上有较大贡献。

孙思邈医德高尚。他认为,医生须以解除病人痛苦为唯一职责,其它则“无欲无求”,对病人一视同仁“皆如至尊”,“华夷愚智,普同一等”。他身体力行,一心赴救,不慕名利,用毕生精力实现了自己的医德思想,是我国医德思想的创始人,被西方称之为“医学论之父”,是中国古代当之无愧的著名科学家和思想家。

5、 东方达尔文――李时珍

 

明朝医学家,其父李言闻是当地名医。李时珍继承家学,尤其重视本草。李时珍曾参考历代有关医药及其学术书籍八百余种,结合自身经验和调查研究,穷搜博采,历三十年,三次易稿而成《本草纲目》,为我国医学史上一大巨著。李时珍一生著述颇丰,除代表作《本草纲目》外,还著有《奇经八脉考》、《濒湖脉学》、《五脏图论》等十种著作。

 

6、 急症先驱――葛洪

 

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是预防医学的介导者。著有《肘后方》,书中最早记载一些传染病如天花、恙虫病症侯及诊治。“天行发斑疮”是全世界最早有关天花的记载。其在炼丹方面也颇有心得,丹书《抱朴子•内篇》具体地描写了炼制金银丹药等多方面有关化学的知识,也介绍了许多物质性质和物质变化。

 

7、  针灸鼻祖――皇甫谧

 

皇甫谧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学者,在文学、史学、医学诸方面都很有建树,魏晋医学家。其著作《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第一部针灸学的专著,总结了晋以前的针炙学成就,在针灸学史上,占有很高的学术地位,后世称之“针灸鼻祖”。现在的针灸医学不但在国内得到飞速发展,并且已经风靡世界,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正式批准,把针灸列为治疗专项,到处受到人们的欢迎。正因为如此,皇甫谧是我国古代历史上唯一与孔子齐名于世界文化史的历史名人。

 

8、 儿科之圣――钱乙

 

北宋著名儿科学家,后擢太医丞,为公卿宗戚看病,名声大著。钱乙去世后,他的学生阎孝忠将他的临床经验加以收集整理,汇编成《小儿药证直诀》,其中有23个病例和创制的114个药方。此书对小儿生理、病理、辨证施治和制方用药等颇有创见,比欧洲最早出版的儿科著作早三百年,是中国现存第一本以原本形式保存下来的儿科学专书。它第一次系统地总结了对小儿的辨证施治法,使儿科自此发展成为独立的一门学科。

9、 温病学派奠基者――叶天士

 

清代名医,四大温病学家之一,与薛雪等齐名。祖父叶时和父亲叶朝采都是当地的名医。他是中医学史上温病学派的创始人,其声望地位,并不在“金元四大家”之下,也是名贯大江南北的人物。其著作《温热论》至今仍被临床医家推崇备至。对治奇经、脾胃、儿科等病尤为擅长,尚有《叶案存真》、《末刻本医案》。

 

 

10、 滋阴派创始人――朱震亨

金元四大家中,朱震亨所出最晚。他先习儒学,后改医道,在研习《素问》、《难经》等经典著作的基础上,成为融诸家之长为一体的一代名医。朱震亨以为三家所论,于泻火、攻邪、补中益气诸法之外,尚嫌未备滋阴大法。力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说,申明人体阴气、元精之重要,故被后世称为“滋阴派”的创始人。临证治疗,效如桴鼓,多有服药即愈不必复诊之例,故时人誉之为“朱一贴”。著有《格致余论》、《局方发挥》、《金匮钩玄》、《本草衍义补遗》等。此外,流传有关丹溪之书亦很多,其中以《丹溪心法》、《丹溪心法附余》最有代表性,但均非丹溪本人所著,系后人将朱氏临床经验整理而成。

 

 

关注良医教育,学习中医传统文化,发扬中国五千年历史留下来的精粹,希望整理的这些可以帮助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