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族有什么传统艺术?

求职招聘网 2023-02-05 20:13 编辑:admin 169阅读

保安族有什么传统艺术?

保安族的传统民歌,以其生动鲜明的语言,贴切的比喻,优美的曲调,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这些民歌分为花儿、宴席曲、号子、小调、婚礼歌等类型。保安民间“花儿”,在“回汉花儿”的基础上,又吸收了蒙古族、藏族民歌的艺术特点,高亢嘹亮,并带有颤音,由低转高,婉转动听,独具特色;其内容和形式也十分丰富。

保安民间花儿尤以用汉语演唱的“河湟花儿”为主;号子用保安语和汉语两种语言演唱,如《拉木上坡号子》就是完全用保安语传唱的。保安族花儿的令调主要有“保安令”、“水红花令”、“三起三落令”等,歌词一般以四句、六句式为多,也有五句、八句式等,由所表达的内容来决定。

保安族花儿的内容大体上分为:反抗旧社会统治阶级压迫剥削的花儿;表现保安族社会生活的花儿;表达保安族青年男女真挚和坚贞不渝爱情的花儿;追求新生活的花儿等。其中爱情花儿内容丰富、数量多、艺术性比较高,在保安族花儿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保安族的舞蹈刚健有力,节奏明快,感情豪放,既带有蒙古族舞蹈的传统特征,又巧妙地吸收和融汇了汉、回、土等民族歌舞的长处,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舞蹈《保安腰刀》曾获1980年全国少数民族文艺调演优秀节目奖。

宴席曲是保安族举行婚礼时,在宴席场地演唱的一种民间传统乐曲,曲调优美,欢快明朗,节奏性强,有时还伴有简单的舞蹈动作,一般在青年男女新婚之夜演唱。宴席曲没有道白,没有乐器伴奏,纯属清唱。代表性的宴席曲有《恭席曲》、《白丝布汗褡》。

民间故事乐器

过去,保安族虽无正规的文字,但民间口头文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神话故事、笑话、传说、格言、谚语等在民间流行都很广。如民间故事《三邻居》和神话传说《神马》等,寓意深刻,影响久远。

保安族还擅长吹奏乐器,其中比比(用竹子做的双筒四孔乐器)和口弦(长一寸左右,重不到一钱,形如三叉,中叉为舌簧,两边为弦架)在民间很普遍。除此之外,保安族经常使用的乐器还有笛、箫、唢呐、四页瓦、二胡、四弦等。

射箭,是保安族的一项民俗体育活动,是由传统的狩猎射箭活动发展而来。

保安族射箭用的弓,是用劈开的大竹竿做成的。一般为2~3片扎成一股,有4尺左右长。为了保持弓的柔韧、弹性,弓的两头套有水牛角。弓绳是几根拧在一起的牛盘绳做成。铁制的箭头呈长三角形,半斤多重。箭绳系有红缨穗,一般射程200米左右。

每年冬季,青壮年男人举行射靶比赛,多以距离和射箭的的准确性来评定获胜者。获得优胜的射手,将受到乡民宰羊敬酒的庆贺。

抱腰和拔腰,是流行在保安族中一项类似摔跤的较力性体育项目,来源于保安族平时的生活实践。

抱腰比赛,主要体现的是体力的对抗。比赛中,双方先抱住对方的腰部,并在竞争中力争使对方双脚离地,哪一方先使对方的双脚离地,即算获得优胜;拔腰比赛,与抱腰比赛大体相类。比赛开始前,二人对面站立,互相抱住对方的腰部。当裁判宣布开始时,双方尽力将对方提起,直至双脚离地为胜。较之抱腰比赛,拔腰比赛还分为“单手拔”和“双手拔”两种形式,而其中又分个人赛和集体赛。抱腰、拔腰比赛不分级别,但为了求得公平,一般情况下是选择在体力、体重相当者之间进行。

羊皮筏子或牛皮袋,是生活在甘肃积石峡口(黄河上游险口)一带保安族常用的水上渡河工具,后逐渐演变为一类保安人特有的水上渡河比赛项目。

羊皮筏竞渡比赛形式,有“单抱”羊皮袋横渡黄河和“双乘”牛皮袋过黄河两种。比赛人数不限,一般以最先到达对岸者为优胜。

名词解释,曲令

“令”的兼收并蓄

演唱花儿的各族人民,对当地的宴席曲、小调和外地的民歌也采取了兼收并蓄的态度,各民族歌手创造性的演唱活动,使一些其他曲调也加入到花儿“令”的行列。酒曲《醉八仙》,是临夏各族人民逢年过节、野外踏青时酒后高唱的曲调,为了抒发饮酒后的豪情,歌手们常填上花儿格律的唱词:(379)“八仙的桌子上吃酒呀哩,/众弟兄团乐乐坐哩;/万物是真的(嘛)人假(呀)的/什么是你的(嘛)我的。”1958年,临夏著名歌手王绍明为电影《黄河飞渡》中的老船工配音,他用《醉八仙》演唱道: 悠长的音调和花儿格律的唱词,随着电影的放映广为流传。其曲调先由外地的人们称为花儿大加赞赏,后来花儿之乡的人们也就慢慢予以承认,并用《醉八仙令》的名称选入了《中国民歌集成?甘肃卷》的花儿部分。

{呛啷啷令》是经著名花儿歌唱家朱仲禄的加工演唱,流传全国的优秀曲令。其曲调与陇东民歌《推炒面》有相同的地方(主要在衬句),也与甘南藏族民歌《斯勒勒桑浪浪}比较相似。从旋律的结构分析,可能是二者影响花儿演唱者的产物。1950年,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采风组的关鹤岩等同志,从正在西北革命大学三部学习的朱仲禄口里采集到了这首曲调,他们认为这是一首很洧特色的民歌,并根据旋律特色和歌词结构,认为这支歌可划入花儿的范围。1953年朱仲禄整理出版的《花儿选》里,这支曲调就定名为《呛啷啷令》(4)。这首曲调不仅是朱仲禄的保留曲目,也是王绍明多次赴京演唱的花儿。1957年,中国唱片社向全国发行了朱仲禄演唱的唱片:

衬句的别致,使这首花儿别具一格。

临夏的东乡、永靖等县,与甘肃陇中地区的榆中、定西等接壤,陇中地区的山歌也被用来唱花儿。多次向当地的老人调查,他们说小时候就常听人唱这个“令”,有的人还说是当地的“令”,是脚户们常唱的花儿,其曲调就叫《脚户令》:1953年,朱仲禄同志在礼县搜集到了同曲的《羊吃路边的青草哩》的山歌。1956年朱仲禄与西安歌舞团的刘烽,将这首山歌编进了《下四川》的大合唱,主旋律与C谱例183相同,其词的开头是“一绺绺山来者两绺绺山,/三绺绺山,/脚户哥下了个四川……”,这个大合唱参加了1956年在北京举行的“纪念聂耳音乐周”,还在同年的西安《群众音乐》上发表(5)。在国内产生较大影响。

多民族的创造和善于吸收,使花儿的曲调群“令”汇集。为了使繁多的曲调有所区别,人们用“令”和相关地区、民族;人物、花卉;有特点的唱词衬句;曲调的结构等命名称呼。如《河州令》、《马营令》、《南乡令》等,是以曲调产生的地区得名的;《撒拉令》、《保安令》,《土族令》等,是由演唱民族而来;《尕阿姐令》、《脚户令》、《尕姑舅令》等,则是来自衬句中人物的称谓词;《抹青稞令》、《酸把梨令》是用唱词中起兴的事物命名的;《三起三落令》、《绕三绕令》、《直令》、《软令》等,是以曲调的特点称呼的。由于歌手演唱过程中酌“十唱九不同”的特点和各个民族传唱时的差异,使有些“令”产生许多变异体,象《河州令》在建国初期就有二十多个,当时的人们用《河州令》一至二十的排列着,多有不便之处。1953年,朱仲禄与‘临夏的花儿歌手王绍明、马占祥(回族,已故)在西安集训,准备参加“全国第一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经朱仲禄提议,他们三人商量看把曲令各异的《河州令》进行了较明确的划分。《河州令》中的“上去个高山者望(呀)平川”词曲俱佳,被命名为《河州大令》;《河州令》中被群众称为《软令》的“阿哥的憨肉肉”定名为《河州二令》;对于《河州三令》,朱仲禄主张传统的《尕阿姐令》较合适,但王绍明和马占祥认为《阿哥的肉》为好。北京会演后,王绍明和马占祥在甘甘肃、临夏的多次演出中,把《阿哥的肉》一直称为《河州三令》,结果首先在临夏、兰州等地传开了,原始粗俗的《阿哥的肉》逐渐地被《河州三令》取代了‘。《河州令》的划分,对人们认识花儿曲令很有帮劫。八十年代开展的“民歌集成”工作,搜集到了大量的《河州大令》、《河州二令》和《河州三令》的变异曲令,集成工作者又进行了次一级的划分,把原来的曲令编序为一,新的令调编为二、三等。《河州大令一》、《河州三令五》等,就是由此而来的。

(三)常见曲令简介

花儿的常见曲令名称及每首曲令的流行分布情况,我们用下需要说明的是:变体的确定是以变异很大为前提的,象《河州大令》,是用临夏、宁夏、新疆的曲调编为一、二、三的;省称和民族均取首字简称;流行地区和传唱民族为主要流行区和传唱者。

作为中国山歌之一的花儿,曲令名称有80多个,曲调有120多种,其数量可谓洋洋大观了。但有些曲令还需进一步挖掘,有些新的曲令还正在不断产生呢!